刘六、刘七起义发生于明中叶正德年间,以河北霸州(直隶)为中心,波及山西、河南等地,标准的流寇主义,坚持了三年,后来被朝廷剿灭。
赋税沉重,农村的生活很苦,民困已极,庐舍几空。刘六、刘七光听这名字,就知道他们的来源是很底层的。两个人在河北当地被叫做响马盗,其实就是失去土地流离失所的游民,后来坐山为盗,慢慢形成地方性势力。
其实,在两人正式起义之前,由于他们当了土匪,朝廷把家属全部杀光。导致刘六刘七愤而起事,愈演愈烈。不过,不可对此种起义有太高评价,他们之于秩序破坏大于建设性。由于起义军鱼龙混杂,到了山东,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留下了“流里流气”这个民间典故。当红宦官刘瑾派宁杲为“捕盗御史”,专门阻止起义军的变乱。朝廷为了防止叛军流通个扩大,除了重点防御,集中兵力剿匪之外,还在基层制订了一系列措施,《明史纪事本末·平河北盗》称:
奏立什伍连坐法,盗贼捕获无虚日,每械盗贼入真定,用鼓吹前导,金鼓之声弥日不绝;
吸引游民,实施招纳,宣布流民复业者,官给廪食、庐舍、牛种,复五年。明朝地方政府这些连坐和控制措施,使得起义军无法和朝廷抗衡,民间也反对变乱,没有稳定的经济来源,拖家带口。而且战略屡次失误,导致被围追堵截,最终只能成为流寇,走向灭亡。
首先我说一下,这个起义是真实存在的,虽然名字看着跟闹着玩一样,但确有其事!
刘六和刘七是两兄弟,刘六原名刘宠,刘七原名刘寰,之所以叫刘六刘七,应该是按排行来的。刘六刘七起义发生在明朝明武宗年间,当时社会上是个什么情况呢?当时的皇帝明武宗朱厚照特别贪玩,不管朝政,那么朝廷大权就落到了一个著名的宦官—刘瑾的手里,朝政一乱,下面就更乱了,土地兼并严重,贪腐滋生,农民被压迫剥削地难以维持生计,许多人就走上了“落草为寇”的道路。
然而,我们的主角刘六刘七两兄弟生活的却并不差,两人虽然生在河北农村,但大家要知道,河北是我国的武术之乡,所以刘氏兄弟自小就学习武艺,精通骑射,在乡里颇有名声。后来发生了一件事,改变了两人的命运。
我们说过,那时候很多人落草成为了强盗,当时河北就出现了这么几伙流寇,专门偷强官府的钱财,官府却又破不了案,抓不到人,后来官府听说刘氏兄弟很能干,就把他们招了过来,成了官府的临时工,刘六刘七也不负所望,连破好几宗案子,深得官府赏识,也被官府赏赐了不少财物。
这本来是件好事,但手里财物一多就被一个叫梁洪的人惦记上了,这梁洪也是有背景的,什么背景呢?他就是是刘瑾的亲戚。当时的刘瑾权倾天下,这梁洪也就跟着嚣张起来了,他向刘六刘七勒索财物,刘六刘七肯定不给啊,所以梁洪就向刘瑾告了状,说他们是强盗,刘瑾就派了兵来捉拿他们,刘六刘七听到消息后赶紧逃走了,但官兵不但把他们的家烧了,还抓了他们的家人。两兄弟忍无可忍,就纠集了一票兄弟发动了起义,对抗官府。这么看下来,刘六刘七的经历跟被逼上梁山的林冲很像,都是官逼民反的典型!
两兄弟起义后,响应的人很多,队伍越来越壮大,从几千人发展成为了几万人,看得出这朝廷确实无道,毕竟谁也不会放着安稳日子不过,跑去造反啊!不得不说,刘氏兄弟的起义队伍相比历史上其他农民起义的军队,纪律算是很严明了的,不乱杀不乱抢,因此越来越多的人投奔过来。但起义军队毕竟不是正规军,战斗力方面没法跟官方军队比。所以大部分时候刘氏军队都是在打游击战,攻打一些防守较弱的城池,当时还有一支在河南起义的队伍,由杨虎率领,两支军队时聚时散,互相配合又各行其是,毕竟没有统一的指挥,所以两支队伍被各个击破了。
先是杨虎队伍被击溃,后面刘氏兄弟的队伍转战到湖北,在黄州,也就是现在的湖北黄冈被打败,刘六中箭落水身亡,刘七率领残兵跑到了江苏,最后在江苏狼山全军覆没,刘七同样落水身亡,起义彻底失败。
欢迎大家留言讨论。
刘六、六七起义是爆发于明朝正德年间,由于土地兼并日益严重,加之河北等地百姓不堪马政之苦,从而引发的一次大规模起义。而由于义军纪律性极差,所过之处烧杀抢掠、纵横乡里,导致民不聊生,于是惨遭荼毒的百姓便根据义军首领刘六、刘七的名字谐音,创造出了“流里流气”这个词语。
△刘六、刘七起义
土地兼并和马政引发大规模起义
明朝初期,由于经常与北元残余交战,为了满足战马供应,朝廷于是强令河北等地农民充当养马户。然而养马需要百姓付出的代价极大,不仅耽误农事,如果养不好还要承担赔偿和处罚,一度导致百姓不得不“卖田产、鬻男女,以充其数,苦不可言”,当时便有人形容“江南之患粮为最,河北之患马为最”。
△马政给百姓带来了极大负担
此外,河北距离京师极近,厂卫特务、官僚地主极多,而从明朝中期开始,土地兼并问题便开始逐步严重,各级官员、权贵勋亲、宦官厂卫等纷纷利用手中的特权,大肆兼并百姓手中土地,社会矛盾持续突出。
由于以上原因,从明朝中叶开始,河北等地便经常爆发农民起义。为了安定京畿一带的局势,正德四年(1509年)九月,正德皇帝极为宠信的宦官刘瑾以御史宁杲为“捕盗御史”,率兵到河北镇压农民起义,然而宁杲却采取高压手段,大肆屠杀和镇压农民,他“奏立什伍连坐法,盗贼捕获无虚日,每械盗贼入真定,用鼓吹前导,金鼓之声弥日不绝”。
△大太监刘瑾
结果,宁杲不仅没能平定局势,反而导致百姓更加怨声载道,激发了农民更大的反抗情绪,刘六、刘七起义便在这种情况下爆发了。
义军转战全国各地,最终被朝廷剿灭
正德五年(1510年),刘六、刘七在安素(今河北徐水)劫狱救出齐彦明,三人于是联合起来发动起义,而在宁杲围剿下已经势弱的霸州杨虎,也领导义军与刘六、刘七等人合并,义军迅速发展至数万人。
由于河北地区养马户极多,农民们纷纷用自己养的马来武装义军,使得义军声势不断浩大,粤语间便攻陷了山东、直隶地区的二十多个州县。同年七月,义军兵分两路,西路由杨虎、刘三(刘惠)、赵疯子(赵鐩)率领,挺进河南山西,山西人李华也起兵呼应。东路由刘六、刘七、齐彦名率领,在直隶、山东作战,两个月间,两只起义军破城数百,转战千里。
朝廷虽然派军予以镇压,但由于义军灵活作战,官军的围剿并未收到效果,于是朝廷急调宣府、大同、延绥的边兵镇压义军,同时将平叛不利的都御史马中锡、山东巡抚都御史边宪等人撤职查办。
这次起义持续三年,先后转战南北直隶、山东、河南、湖广等广大地区,甚至三度威胁明朝京师,而朝廷面对灵活作战的义军,却往往只能跟在屁股后面吃灰。
△义军最终被朝廷剿灭
然而随着杨虎的战死,在进入正德七年(1512年)之后,义军的形势开始急转直下,屡战屡败。同年八月,义军与明军战于保狼山,齐彦名中枪而死,刘七中流矢溺水亡,最后全军覆灭。刘六刘七起义至此告终。
刘六、刘七起义虽然声势浩大,但却缺乏稳定的根基,士兵疲于奔走,一旦遭遇失败,兵源和均需的补给都极为困难。同时,义军内部也长期处于分裂之中,两路义军各自为战,极大削弱了义军的力量。
△刘六、刘七被百姓称为“流里流气”
此外,杨虎一路义军虽然纪律较为严明,对百姓秋毫无犯,但刘六、刘七等人毕竟是响马盗出身,他们率领的义军纪律性较差,烧杀抢掠、奸淫妇女,横行乡里、强夺粮草,可以说是无恶不作,百姓对其恨之入骨却又无可奈何,故而私下里将义军领袖“刘六刘七”称为“流里流气”,倒是创造了一个新的词语。
本站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