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瓶汾酒的误会让我永远说不清
这还是四十多年前发生的一件事。1979年10月,当了四年兵,与家乡、与爹娘、与亲戚朋友活了二十年从没有过的分离,只靠书信见面的我,终于盼来了首次探亲。探亲不忘前途。在准备探亲礼物时,想起了在县城工作的姨夫和姑父,一是在县城求学时,得到他们些照顾。二是将来回去,我这个农村小子,少不了有求于他们。需要单独准备点稀罕东西。听说部队一老(类似后来的士官)战士儿子在中央党校当炊事员,就托他给买了两瓶汾酒,分别拎着拜访了姨夫姑父。隔年再次探亲是春节,几年没在家过年了。年前,父亲见我带的东西中有酒,用狐疑的目光看着我问:瓶盖为啥用胶布缠包着?我答:部队就是新兵学老兵,这是学的。可能是怕酒被火车晃漏?父说,瓶盖都是机器打上的,怎么可能脱落漏酒?我答:那我就不知道了。怎么了?父答:没啥,没啥。年过去了。父亲还是说出了一件给我填堵的事。说姨夫去年过年请县上同僚客,姨很自豪拿出我买的酒。不料,桌上有人喝后说不像汾酒。主人随即尴尬换了酒。客人走后,姨夫变脸,姨扬言找我父母,找姥爷姥姥。父亲找我证实他已经被找了,年前对我说,怕影响我心情,年后才对我提起。至此我才明白年前,父亲疑惑我酒瓶缠包胶布的事。当时我年少气盛,懊恼又气氛,后悔怎么单单把缠包胶布的那瓶给了姨夫呢?还愤言与姨家断绝关系。父亲沉稳的教导我,你那样,恰证明你送了假酒不好意思去了。无奈只好又去拜年。在姨家,当我提出要解释时,姨大手一挥,事情过去了,别提了。你姥爷说,你还有那根弯弯肠子。你姨夫也说,你在这上了几年学,没看出你有哪些歪本事。我到了姑家,跟姑父谈起这件事,并想验证一下我在那酒上没做手脚。姑先是惊讶接着又露出鄙夷的表情,在北京,在中央党校买的酒有假?姑父很肯定的说,真汾酒。但是,你买的不是最好的,加上瓶盖上缠包着胶布,喝第一口有异味,之后就没了。我和公社党委几位领导喝的。我惊讶,你那瓶也缠包着胶布?姑父答道是啊。出啥事了?姑父和姨夫,他们之间没有直接关系,没必要说多了。我就几声没事没事搪塞。姑姑则说,我多少听到点,孩子是好心好意。还节外生枝就不对了。
这件事,四十年来再没人对我提起。姨夫于二十年前故去。我却数次跟朋友提起。到后来市场上出现了假冒伪劣各种酒,老实话每每想起那场汾酒误会,连我自己都说服不了,说不清楚。只好唱那英那首歌“借我一双慧眼吧——”聊以抚慰那份误会对我内心的伤害。
有一次,我到外地出差,回来时一个朋友让我带一万块钱给另外一个朋友,他说让我数数,我说不用,就收下了。回去给别人给的时候,人家说不用数了,我说数数吧,他说不用,我硬是数了一遍,结果少一百,又数了一遍还是少一百。搞的我很尴尬,关键不是补一百块钱进去的问题。要么是我有问题,要么是还钱的朋友有问题,人家让我当面数,但我没有数呀。自己掏一百块钱还没法解释!
还真有,我们小时候在村子里面干活,晚上我和其他三个人一起浇地,我们那里有温室大棚,里面种了很多黄瓜,干活快到凌晨时,我们就去温室大棚里想睡觉去了,进去一看,看菜人正睡的觉了,我们几个人就说进去吃几个黄瓜吧,进去以后我和另外一个人就去里面摘了几个黄瓜,等我们俩个人出来时,外面已经锁上门了,另外两个人和看菜人早以不在了,我俩说这是咋回事了?可也不能一直在里面待着吧?这时看见塑料布上有一个洞,我俩就说从这里出去吧,可是刚要爬出去了,看菜人过来了,说你们吃黄瓜就吃吧,还把塑料布弄坏了这可不行,非说这个洞是我们俩个人弄烂的,哎呀我的妈呀!气死我俩了,怎么解释都说不通,后来我们一个共同的朋友来了,说了他几句才给我们开的门,现在我们俩说起这个事还生气了,
本站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