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我觉得少了点,我还是安利三本书:
推荐书籍是比较难的事,难的是我们并不知道读者自己真正想要读的书是什么,我们只是以个人的想法将书推荐给读者,所以,推荐是有很大责任的,这责任来自对书籍内容的理解,还来自对你们的负责。
所以,闲话休提言归正传:
第一本书:《读懂一本书:樊登读书法》
《如何读懂一本书:樊登读书法》是樊登读书会创始人樊登所作,书中主要讲述了从读书到讲书是一个什么样的过程,这些过程需要那些准备,准备什么问题,如何解决问题,如何解决读书、选书问题,如何将读过的书再次用讲书的方式转化出来,所以,当很多问题糅合在一起的时候,就会形成思维上的闭环,知识输出的节点,当这些节点连接起来时,说明你读的这本书才有内化的价值。
只不过我们现在重点要说的是,书怎么变成大部分问题的出口,怎么样才算“会读书”,怎么去讲书,着重按照这三个问题讲述,这三个问题也是我们读懂一本书的关键所在。
从遇到问题,我们要通过读书去找问题的答案,再去对比书中的方法和自己预先想好的方法做对比。然后通过遇到的问题去好好读书,所谓“会读书”,会读书就是我们改善和改进思维的过程,是通过自己认知中那套标准的思维判断去判断,说白了就是依据自己原有的想法去判断,若有不足,去改进,若判断的差不多,那就要改善让判断变得更好。
最后我们要尽力与书再次“摩擦”,让大脑去好好记住自己所看过的内容,然后通过讲的方式,把书讲出来。
讲书是最高效的沉浸式学习方法。我们一直在寻求最高效的学习方法,现在摆在你前面了,你用不用,还得要看你怎么选择。所以说,很多方法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用不用这个方法去实践,而不是把方法堆在身边,还去找方法。
第二本书:《读书·治学·写作》
季羡林是大家非常熟悉的一位大人物,“大”在季羡林先生是北京大学唯一的终身教授,早年留学国外,精通很多国家的语言,如英文、德文、梵文等。
季羡林先生生前曾撰文三辞桂冠: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国宝。
关于读书,很多人在读之前一直停留在读书方法层面上,还未开始读书,反而一直研究读书的方法。所谓读书方法,是读书高人总结出来的可借鉴的方法,并不一定适用于每个人,或许大家会读同一本书,读的是同样的内容,看的是一样的文字,看完到最后想的就是不一样。
想的不一样,你读书读出来的收获与他人就不一样。正所谓一千个读者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想法,只不过每个人的想法不一样,最终对书的理解不一样,给别人传达的知识也就不一样。
然而季羡林先生在《读书·治学·写作》一书中格外提到读书的妙用,以及我们该怎样读书,以及读什么书,此文内容参考部分篇幅为跟大家一起看看季羡林先生眼中的读书。
因为每本书都是一个人,每个人都是一本书。我们每天做的事就是开卷,为了让自己充实一点,为了不去虚度时光,做一件有意义且有价值的事,才是我们真正所追求的,而读书就是我们大多数最能够做到且能做的有意义、有价值的事,因为我们一旦有了读书这个选择,我们会陪伴书籍一生。
第三本书:《精简写作》
《精简写作》这本书的作者罗伊•彼得•克拉克(Roy Peter Clark),有三十多年新闻写作教学经验,被誉为“全美写作指导老师”;他还曾是撰写新闻报道的著名记者,这无疑增加了本书的可信度和参考价值。众所周知,新闻报道的职责便是“把重要的事情简洁有力地记录下来”。
作者在全书中主要还是提到了以140个字符为标准的推特文,也就是网络社交媒体所常用的表达方式。网络时代,在社交媒体上学会用简短的语言去表达复杂问题的时候,你需要做到三点:
专注、巧妙、精细。
这三点作为贯穿本书的要领,有这独特的意味。
《精简写作》从开头开始,不是直接教我们去写作,而把主要功夫下在了“如何去写”的“何”字身上。
收集短文:收集各名家写的短文,然后按照自己的习惯排列好,时不时拿出来好好琢磨。收集的好处在于丰富我们脑海中的素材库,为我们搭建有效有力的素材知识宝库。
研究短文:收集完之后,我们不能闲着,要去研究手中短文的寓意,表达形式。
表达形式中作者在《精简写作》中提到短文写作要非常重视的二元结构、平行结构、有所侧重、切入重点和变换节奏等,这些都为“精细”写作的人提供了很大帮助。
阅读短文:阅读不同形式的短文,这种短文散步到世界各地,有标准的推特文,还有表达寓意深刻的广告语,还有一些标语,总之,你是一个生活在城市的人,就会在各个地方看到各种简短语言。
看到了,收集了,研究了,最后还要好好去阅读每一个收集和研究过的短文。阅读的时候要专注,做任何事没有专注力,那都是白费功夫瞎忙活,一切还得再来一遍。
以上就是我推荐的3本书,愿你们喜欢。
注:以上图片均来自网络,侵权联系删除。
《百年孤独》
《百年孤独》,是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创作的长篇小说,作品描写了布恩迪亚家族七代人的传奇故事,以及加勒比海沿岸小镇马孔多的百年兴衰,反映了拉丁美洲一个世纪以来风云变幻的历史。作品融入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宗教典故等神秘因素,巧妙地糅合了现实与虚幻,展现出一个瑰丽的想象世界,成为20世纪重要的经典文学巨著之一。 作家以生动的笔触,刻画了性格鲜明的众多人物,描绘了这个家族的孤独精神。《百年孤独》中浸淫着的孤独感,其主要内涵应该是对整个苦难的拉丁美洲被排斥在现代文明世界的进程之外的愤懑和抗议,是作家在对拉丁美洲近百年的历史,以及这块大陆上人民独特的生命力、生存状态、想象力进行独特的研究之后形成的倔强的自信。作者表达着一种精神状态的孤独来批判外来者对拉美大陆的一种精神层面的侵略,以及西方文明对拉美的歧视与排斥。作者用一个毁灭的结尾来表达了自己深深的愤懑。
有人说,世界上最厉害的相处之道是于自我的相处,所以孤独无疑是人生必修
我并不知道你要读的书是什么分类,这里我将自己书单的一部分推荐给你。
1.《明朝那些事》
是当年明月写的书,共九册,按正史的资料所写,作者对明朝很了解,以平易近人的小说形势,将内容输出。
有一句话我记的很深:历史规律是有着一双无形的手的。
他让我理解我们的历史在不断的更替,但其中的规律似乎永远也没变过。
2.《房思琪的初恋乐园》
书中富有感染力的文字,贴近现实的故事,在脑海中点点浮现。
他讲述了了房思琪被性q,从小被一个老师性侵,自己承受不了的绝望,最后自杀的故事。
文字的感染力穿透我的脑海,我的心也为之颤抖着,告诉了我要学会教育孩子和防范别人。
这本书教会了我谈话的技巧,十分有用。
1.清楚地表达观察结果。
2.表达感受
3.说出哪些需要导致那样的感受
4.具体的请求
所谓好书,首先一条就是它是公认的,至少在一个领域里是被行家推崇的。
今天我要推荐的好书就是陈忠实写的长篇小说《白鹿原》(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年6月北京第一版)。
这是一部厚重的书,五十万字,600多页。已经获得茅盾文学奖,被拍成电影(陈全安导演)和电视连续剧(张嘉译、李沁主演),社会影响很大。
《白鹿原》作者有意借鉴外国文学现代写实主义手法,把中国乡土故事带离“敦教化,厚人伦”的史志传统,将巴尔扎克的话“小说被认为是一个民族的密史。”写在正文之前的扉页上。在创作后记中,陈忠实坦言,受卡朋铁尔《王国》的“魔幻现实主义”写法的影响,他写道:“我在卡朋铁尔富于开创意义的行程面前震惊了,首先是对拥有生活的那种自信的局限被彻底打破,我必须立即了解我生活着的土地的昨天。”(《白鹿原》创作手记之《卡朋铁尔的到来和田小娥的跃现》)
《白鹿原》故事梗概:
白嘉轩承袭父亲秉德,成为村子里的族长,也是小说主人公。他一生娶过七个妻子,最后一个陪他终生,并育有三儿一女(白孝文、白孝武、白孝义、白灵)。鹿三是白家的长工,黑娃是鹿三的长子。
鹿家以鹿子霖为代表,他有两个儿子(鹿兆鹏、鹿兆海)。小说主要讲述了他们的下一代白孝文、鹿兆海、黑娃这一代人的生活:白家后代比较中规中矩,黑娃却从小就显现出不安分,兆鹏在城里读书,成了村里第一个共产主义者。
长大后,白孝文继任族长,黑娃在外做长工,认识了东家的小老婆田小娥,他将她带回村后,受到村人的排斥,族长白嘉轩不许他们在祠堂成亲。后来,黑娃带领农会的人砸掉了祠堂。
黑娃被逮捕,逃脱。后投奔革命军,又成为土匪。在此期间鹿子霖、白孝文等都吸上了鸦片,将家败光,去异乡谋生。鹿三以儿媳田小娥为耻,最终杀了她。黑娃想为老婆报仇,但对父亲却不能狠下杀手。
白孝文则在外重新振作,当了县长,终有一番作为,白灵加入了共产党。白家鹿家庭两代子孙,为争夺白鹿原的统治权,争斗不已。田小娥就是一个棋子,最终成为可怜的牺牲品。
本站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