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知识大全 正文

基金12.52亿剩8.6万,基金多少亿

0秒前 0条评论

职工养老金人均2900元,2.6亿老人,差异化养老需求如何解决

职工本就是所有企业工作人员的总称,有央企、国区和民企之分,但你医保统称职工医保。人均2900元,只能说是养老金的差别很大,底层少于2900元的不在少数。中华文化本身就讲究等级观念,养老水平肯定有差别,资源的有限性不可能也不会大家都一样。所以,重要的是趁着年轻在职多挣钱,储备资金养老。

基金12.52亿剩8.6万,基金多少亿

我就题主提出的问题谈一下我的看法。

坦率地说:题主的说法其实是完全错误的要真正地提高养老保障水平,唯一可行办法是尽可能地提高缴费水平。为什么呢?

第一、关于职工养老金2900元的问题。这件事的真相是这样的:2021年6月,人社部长张纪南在《求是》杂志发表了文章《开启社会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新征程》,请看以下截图。

基金12.52亿剩8.6万,基金多少亿

在这篇全面介绍我国社会保险事业现状和今后努力方向的综述性文章中,身为国家人社部部长的张纪南明确地指出:“企业职工月人均养老金从2012年的1686元增长到2020年的2900元左右”(见以下截图)。

基金12.52亿剩8.6万,基金多少亿

显然,这是从介绍我国社会保障事业发展成就的角度,给出的非常明确的统计数据。作为现任的人社部部长,其提供的这个数据肯定是非常权威的。但要提醒朋友特别注意:其明确的主体仅仅只是企业职工

也就是说:根本没有包括机关、事业单位的退休人员在内,更不包括领取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的城乡居民。这是非常清楚的事情。

更明确地说:职工养老金人均2900元,仅仅只反映了截止2020年底企业职工的基本养老金的平均水平。与其他两大类社会群体根本没有任何关系

第二、2.6亿老人的数据问题。2021年07月26日,人社部官方网站正式公布了《2020年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其中,关于两种基本养老保险的参保人数、当年基金收支、退休人员总人数、领取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人数的统计数据,见以下截图。

基金12.52亿剩8.6万,基金多少亿

也就是说:截止2020年底,两种基本养老保险的参保人接近10亿人。其中,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的参保人45621万人,按企业职工标准参保的总人数为39908万人。其中,已退休人员12762万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参保人54244万人,其中,实际领取待遇总人数为16068万人。很清楚:领取待遇的总人数为:12762万人+16068万人=28730万人,即:2.873亿人,根本不是什么2.6亿人

必须指出的是:这里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区分问题。所谓的老人,法律上严谨的表述是老年人。其真正的意思是:年满60周岁以上的公民。也就是说:已经退休的城镇职工和实际领取待遇的城乡居民2.837亿人中,因女工人50岁退休,女干部和参保的女性灵活就业人员55岁退休,公务员还可以申请提前退休,还有不少的参保人因病、因残、因特殊工种也可以提高退休,并不一定都是法律意义上的老年人。更简单地说:领取基本养老金的退休人员中,有一部分根本就不属于老年人

至于两种参保人依法领取的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差别确实是太大了,几乎没有可比性。2020年度,已经退休的城镇职工人均为:51301亿元÷12762万人=40198.24元/人.年;换算成月即为:40198.24元÷12=3349.85元/人.月。而1.6068亿人的城乡居民中的领取待遇人员人均为:3355亿元÷16068亿人=2088元/人.年,换算成月即为:2088元÷12=174元/人.月。前者是后者的3349.85÷174=19.25倍

如果从缴费的角度看,这种极为悬殊的待遇差距确实是有原因的。2020年度,城镇职工中的缴费总人数32859万人,因本人和用人单位双方共同缴费,汇集起来的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基金的年度总收入44376亿元,人均年度缴费为:44376亿元÷32859万人=13504.98元/人.年。而城乡居民包括了财政给予的缴费补贴在内的人均年度缴费为:4853亿元÷38176亿人=1271.22元/人.年。前者是后者的10.62倍

两相比较,就可以得出初步的结论:基本养老金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的巨大差距,是由城镇职工和城乡居民在缴费金额上的巨大差距从根本上所决定的。就目前来看,这种巨大的差距是没有切实可行的办法来缩小的。毫无疑问: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但确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参保人实际缴费金额高、低,决定了养老保险待遇的高、低。说到底:缴费和待遇之间,既是正比例关系,又是因果关系,还是享受权利和履行义务的关系。总之,没有实实在在的高标准缴费,肯定就没有高标准的待遇

毫无疑问:参保人到龄时所领取的待遇,是个人依法缴费参保的必然结果。不论你属哪一种基本养老保险的参保人,也不论实际领取待遇的高与低,都是由本人的缴费总额从根本上决定的,一律都是总缴费与待遇直接挂钩,自然也怨不得别人,更怨不得国家和社会。同时,两种基本养老保险都有明确的缴费年限的法定要求,至少必须达到15年。因此,参保缴费的过程,事实上和长期的定期银行存款大同小异,没有存过足够数量的款,肯定取不出来足够数量的款。这就是我国社会保险领域的定海神针多缴多得、长缴多得的激励原则,任何参保人都要受到这个原则的根本制约。

第三、回答题主提出的问题:职工养老金人均2900元,2.6亿老人,差异化养老需求如何解决?综上所述,就能得出基本的结论:

1、所谓的职工养老金人均2900元,其实仅是以企业职工的标准,缴费参加了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的城镇职工中的退休人员2020年度的实际养老金平均水平。既包括了各种类型的企业退休职工,也包括了缴费参保的灵活就业人员中的退休人员,还包括了各种类型的社会组织中的退休人员,更包括了在体制内单位工作、但未纳入编制管理的各类非编退休人员。严格地说来,是一个标准的大杂烩。但这种类型的就业人口和退休人员,占了城镇职工的绝大多数,占比87.48%。总之,人均基本养老金2900元的退休人员中,肯定不包括机关、事业单位的退休人员在内。原因其实非常简单:2020年度,包括各类城镇职工在内的退休人员的人均基本养老金为3349.85元/人.年,明显地高于企业职工的平均水平。而体制内参保总人数仅有5713万人,占比仅为12.52%

另外,已经领取基本养老金的1.28亿退休人员中,还有不少人年龄不到60岁,根本就不能称之为老年人。这是一个严肃的法律问题,根本不应该任性地乱说。

2、与已经退休的1.2762亿城镇职工相比,总数达到1.6068亿人的城乡居民,才是真正的老年人。但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正式实施的时间还不长,有很多超龄的老年人根本就没有缴过一分钱,即使缴费参保的,大多数只按很低的标准缴费,按高标准缴费的比例不高,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实际领取待遇的老年城乡居民,月人均待遇仅为微不足道的174元。靠这么一点钱来养老,那当然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

实事求是地看,如果扣除国家确定的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93元,由参保人缴费所积累的待遇仅有81元。现实情况是在国家标准基础上,各地实际执行的最低基础养老金一般为113元,由个人缴费积累的待遇仅为61元。总之就一句话:目前城乡居民的缴费标准实在是太低了。毫无疑问:没有高标准的缴费,要领取较高标准的养老保险待遇,那肯定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这无异于缘木求鱼。

总之,要真正地提高城乡居民的养老保险待遇,首先,必须在提高现代保险意识的同时,尽可能地提高缴费档次,不断地做大做强个人账户总额,将提高待遇建立在真正坚实的基础之上;其次,国家和地方政府,也要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逐渐地提高基础养老金的实际发放标准,按高、低不同缴费档次继续加大缴费补贴的力度,鼓励和引导广大城乡居民积极、踊跃地缴费参保也只有在国家和个人双方的共同努力之下,提高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的目标,才会逐步地有所改观。除此之外,肯定就没有任何可行的办法。

更为严重、更为恶劣的问题是:现在确有很多的法盲,甚至是一些别有用心的挑拨离间者,或者哭穷卖惨装可怜,企图影响社会舆论,博取同情心;或者毫无限度地夸大历史上的所谓伟大贡献,把本应由个人自行决定和实际负担的缴费责任,彻底地推卸给国家和社会,寄望于个人连一分钱都不缴,却必须由国家和整个社会为城乡居民中的老年人养老。彻底地毒化了舆论环境,导致很多文化水平不高、辨别能力有限的未到龄城乡居民,也一本正经地坐等国家发钱养老,造成了极为严重的社会后果。

说到底:这些人根本没有把国家的基本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和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国务院关于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意见》(国发〔2014〕8号)放在眼里,根本不当一回事,却天天无谓地把某教授说、某名人讲当做圣旨,为不劳而获、白吃白喝制造舆论声势,这当然是极为可笑、根本就不可能的事情。

看到不公的平均,说几句,谁说养老金人均2900元,我们这一千多元的养老金也能平均吗?一千多元的养老金没到月花光了钱,你养老金万八的还能给低收入养老金补上吗?说话要实事求是,什么都可以平均,就是养老金不能平均。

基金12.52亿剩8.6万,基金多少亿

2.6亿老人,差异化养老需求如何解决?没有解决的可能,高养老金不能拿下,更不能去补充低养老金的人员,低养老金的也不能涨到高养老金这么多,所以只能是这样了。

只有开高的养老金别显罢,低养老金以知足为快乐就行了。

文章版权及转载声明

本站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目录[+]

有啥需求?请给我们留言

请填写您的电话号码,我们将回复您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