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从2006年开始干企业尽职调查,最开始是做信用评级的尽职调查;然后做担保公司的风险经理,专门对中小微企业做尽职调查,到现在的从事供应链金融,对整个产业链做尽职调查。
尽职调查一个系统的工作,需要用到的知识很多,金融、民商法,财务等等,是一个很有挑战的事情,也很锻炼人。
银行、担保公司、小贷公司等金融机构,其尽职调查的核心是企业的还款能力和还款意愿;股权投资类的主要看企业的盈利能力和成长能力。
调查从财务因素调查和非财务因素调查两个大的方面,又可以分为八个小的维度。如下图:
做企业尽职调查的我们一般选择以企业产品(服务)作为切入点,任何一个企业都有自己产品(服务),没有产品(服务)的公司要么是皮包公司,要么是传销公司。
企业调查的方法我们分为四部曲,企业公开信息查询:股权结构,诉讼情况,产业分布等;访谈:企业老板,核心人员访谈;现场查看:生产现场、原材料、产成品现场的查看;根据获取的全部信息,核实企业真实情况。
尽职调查这个工作还是很有意思,可以接触到各种不同的人,看到不同的行业。
做尽职调查是一项艰难的工作。尽职调查有很多种类,如果是对某个人、某个企业做一个简单的定性调查,一个律师或者某个商务调查事务所就可以,但如果要做精确的尽职调查难度就大很多。
调查一个人或者一个企业,无非是查清楚该人或该企业过往的历史经历。
一个人可以有个人简历,自己书写的简历肯定只写好的一面,做了哪些坏事、错事肯定不会主动暴露出来。如果要彻底查清楚该人历史,就必须去他(她)生活过的地方(出生地、上学的学校)、工作过的单位找到相关人员当面沟通,还要多找知情人了解情况,对有关问题要反复找人核实。如果是党员可以从党组织了解情况。
如果要查清楚一个企业难度更大,需要的专业人才更多,需要律师、会计师、证券专业人士、技术专家等,要查清楚该企业历届公司高管变化,特别要查清楚该企业现有状况,有多少实在的资产、多少负债、多少技术储备、多少科技人才、多少专利、销售渠道如何、生产能力如何,阴性债务多少,有多少诉讼案件。还要查与该公司合作关键企业,比如公司股东情况、投资的公司怎么样,就是不仅查情况本公司,还要查它的爸妈(母公司)、它的儿子(子公司)。
如果想收购一个企业就必须做好尽职调查,否则就可能入坑了。比如融创老板孙宏斌收购乐视网,没有做好尽职调查就入坑了。当然这是作为局外人的看法,实际情况可能孙宏斌帮助了贾跃亭逃跑美国逃债。
个人之间恋爱结婚,其实也是要做尽职调查的。要查清楚对象的人品、性格、学历、能力、思维格局、身体状况,有多少财产,未来发展方向等等。现在很多年轻人恋爱只是凭感觉,恋爱脑,很少做尽职调查,就稀里糊涂同居了结婚了。结婚后吵架很快又离婚了。
现在富豪找对象都会派人对恋爱对象做详尽的尽职调查,可以说会把对方查个明明白白、清清楚楚。普通无才无德的所谓漂亮女人根本不可能嫁入豪门。
前面的公司被收购了,虽然总金额不到100,但是对方还是派来了一个财务做尽职调查,和那个财务聊了聊,她之前就是会计师事务所上班,因为做尽职调查太累了,所以换个普通财务的工作,但是现在他们公司没有专业的尽职调查的人员,所以就派她来了。说说我作为一个被调查人员的感受吧,就是问题很尖锐,很细致,我并没有隐瞒什么,但是他们依然不太相信。感觉这份工作,应该很折磨。
想起来前面工作的公司,当时我的老板们是北京的人,我们是做led行业的,那几年还算好做,大股东想融资,来过好几家来调查的,印象最深刻的一个是我陪同我的老板和尽职调查人员一起去我的一个客户,我开车,听到他俩说话,这个调查人员的老板是徐小平,说徐老师平时为人低调、平易近人。
校园贷是专为高校生挖的坑,对一个不具备赔偿能力的学生放贷。利用学生欲望消费心理,不仅没有严格的审核,反而以无抵押、零利息、凭身份证、无需审核、到账快等等方式作虚假宣传,诱导学生去贷款。对于一个不具备赔偿能力的学生,逾期是必然的事,当逾期时催收行业就以威胁、恐吓,采起人生攻击等等恶劣手段进行催收,甚至催债行业又介绍学生到别的平台去贷款,让学生陷入以贷养贷的泥潭。这些学生心理和精神遭受催债的恶劣手段攻击,导致血淋淋校园贷事件频繁发生,让整个家庭落入万丈深渊。严厉打击网贷、校园贷成了全社会的呼声,国家既然看到网贷、校园贷对社会的危害远远大于利益,就应严查整,治,杀一禁百。还校园一个安静,还受害者以及受害家庭一个公道,还社会一个安宁
老实说,剪电线这种猥琐手段,在当代中国已经不让人吃惊了,但令人吃惊的是,当事人会洋洋得意地把它对公众说出来。
网络舆论当然要把这样的“创业者”批评一番了。于是该创业团队发了声明:
大家好!我是宅代洗CEO郭超宇。对于刚刚过... 来自宅代洗
1:宅代洗团队未做过剪断洗衣房电线,本次事件纯属商业炒作行为。关于这一点大家可以向公安机关举报,举证,我们一定配合有关部门调查。
2:铅笔道在此过程中确实本着采访过程中客观事实进行报道。做为初创团队,在相关经验,阅历不够情况下,导致了我们这么不负责任的行为。
然后铅笔道也发了一个声明:
【声明】过去1年 我们做着笨手笨脚的报道 今时今日 错为一场商业炒作背书
大意就是创业者老实,我们“媒体”不该坑他们之类的。
作为一个有正经媒体从业经验的人,我真的非常无语。大概有几个层面:
1. “铅笔道”如果认为自己的属性是“媒体”,那么就没有必要保护“天真”的采访对象,因为媒体守护的不是某一个特定群体的利益,而是整个社会,这就叫“媒体的公共属性”。我不知道自称有传统媒体经验的铅笔道创始人 @王方
2. 假设“铅笔道”否认自己的媒体属性,认为自己仅仅是创业公司的传声筒、宣传工具,那么只能说明智商余额不足。没错,当代中国的确礼崩乐坏,但是干没底线的事仍然不适宜在公开场合宣扬。看不到这一点,不是一个称职的宣传员。
3. 不管“铅笔道”认为自己是媒体还是广告商,在采访和写作上都没有服从最基本的原则。在陈述语气下说的东西,要经过实地调查或者独立信息源核查,如果做不到,请用直接引语。不客气地说,我当年带实习生跑日常的小突发新闻,都比这文章严谨。
本站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