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知识大全 正文

表白学生教师被免职,表白教授被拒绝

0秒前 0条评论

通知、通告、通报的区别

通知,是向特定受文对象告知或转达有关事项或文件,让对象知道或执行的公文。

表白学生教师被免职,表白教授被拒绝

通知的应用极为广泛。下达指示、布置工作、传达有关事项、传达领导意见、任免干部、决定具体问题,都可以用通知。上级机关对下级机关可以用通知;平行机关之间有时也可以用通知。

通告,适用于公布社会各有关方面应当遵循或者周知的事项的公文文体。本类两种,被称为发布性公文或知照性文告,中心是晓喻告语,就是把欲使接收者知晓的情况、事体、规定、要求发布出去,或者说是告知、关照道有关方面。由于告白的对象范围广泛,“一体周知”,所以又称“周知性文章”。

通报,适用于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或情况,

通报的特点:1、内容的真实性。真实是通报的生命。通报的任何情况、事实都必须是真实的,不能有差错。2、目的的告知性。要求受文单位了解、协助、执行和办理的知照性公文.

张廷玉何以有资格配享太庙

在满清朝代,张廷玉应该是最幸运大臣之一了,他29岁中进士,被点为翰林;33岁获得一次与康熙交谈的机会,成为了皇帝身边的贴身小秘书;45岁成为礼部侍郎。康熙去世后,雍正对他更加重视,升为礼部尚书,参与机密,累次升大学士、首席军机大臣、兼管吏户两部,权倾朝野,并赐他配享太庙。

在传统的政治中,伴君如伴虎,做皇帝的近臣,绝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特别在专制政治的高层,更是处处陷进,步步危机。但他却如履平地,步步高升,走出一波惊人漫长的大牛曲线,成为清代文臣最成功的代表之一。

表白学生教师被免职,表白教授被拒绝

张廷玉剧照

雍正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难伺候的皇帝,对科举出身的汉族大臣尤其缺乏好感,但对张廷玉却一见如故,欣赏至极。不论大事小情都要和他商量,凡有谕旨均由他缮写。雍正与他君臣相处十三年,感情至好,甚至一天也不能分离。

截至乾隆十三年前,张廷玉在政治最高层一直稳如泰山,四十多年从没有犯过任何错误,这在整个中国历史上是非常罕见的。而这一切,张廷玉是如何做到的呢?

首先:专业技能过硬,敬业程度高

张廷玉才华过人,康熙43年到南书房上班,他的主要工作是替康熙起草文件,实际上就是秘书。皇帝的意思只需要口述一次,他就能领悟,并且当场就能写成稿,让皇帝过目,每天写的旨意不下十道,从来没有出过差错。

表白学生教师被免职,表白教授被拒绝

雍正剧照

他做事非常勤勉,经常下班后主动加班,晚上睡觉的时候,都在想白天写的文件,有没有要修改的地方,一发现有需要改的地方,立即起床修改。

他记忆力过人,对中央各部门大臣、地方官员的出身、经历都耳熟能详,他的大脑就如同一部活档案库。

对他的办事能力,雍正曾这样称赞:“尔一日所办,在他人十日所不能也。”

他还有一个条件是普通人不具备的,他的父亲是康熙朝的大学士张英,所以他从小就受父亲教育:如何为臣、如何做事。他学会了父亲的独门心法后,入朝为官更是如鱼得水。

表白学生教师被免职,表白教授被拒绝

为官清廉,以不争为争

他知道要想从皇帝那里得到功名富贵,而又不被皇帝这只猛虎所伤,需要以退为进,以无求为求,以无私来营私。

所以他为官数十年,事事都从皇帝的角度去考虑和判断,从不主动地为自己谋取私利。雍正十一年他的大儿子张若霭高中一甲第三名探花,张廷玉知道后,当即表示:自己的儿子是官宦之子,不应占天下寒士的名位,请求将自己儿子的名次往后降。雍正听后十分感动,将他的儿子改为二甲第一名,并将这事昭告天下。

表白学生教师被免职,表白教授被拒绝

他为官清廉,平日生活没有不良嗜好,办事公正,从不贪污受贿。他做主考官的时候,有人想买通他,却被他严辞拒绝。他从来不主动为亲人争取利益,所以皇帝对他家的子弟都很照顾。每次雍正赏赐他东西,他都推辞谦让,反而获得更多赏赐。

熟读历史,懂得为臣之道

作为雍正的近臣,张廷玉就像一个走钢丝的人,如果不讲究方式方法,必然粉身碎骨。而张廷玉的为臣之道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

一:从不与领导作对:绝对不因为政治思路和雍正产生冲突,他不做政治家,只做秘书,任何事情都不打折扣的执行。

表白学生教师被免职,表白教授被拒绝

二:工作保密性强:他做事不仅从国家民族的角度去思考,同时还顾及雍正个人心理隐私。雍正对他非常信任,人事决策都征求他的意见,他却从来不会透漏任何一丝风声。

三:谨言慎行、不结交官员。张廷玉每天退朝回家后,都要把当天的事细细梳理一遍,看看有没有说错的话、做错的事。他从不将朝上的文件带回家,也很少交接外官,在朝中为官多年,从来没有和封疆大吏、外省高官交往。

表白学生教师被免职,表白教授被拒绝

四:功劳都是领导的:他经常与雍正促膝密谈,一商量就是很长时间,他参与朝中所有的大事小情,却没有一件功绩归于自己。连《清史稿》都找不出他一生做了什么大事情。

所以这样一个做事谨慎,事事从领导的角度出发,从不抢领导功劳,办事得力又用心的人,岂有不受重用之理。

资料参考《饥饿的盛世》

《张廷玉年谱》

回答者:季我努学社青年会员 林小静

清朝唯一一位配享太庙的汉臣名叫张廷玉,康熙十一年(公元1672年)出生于安徽桐城人,其父张英为康熙朝文华殿大学士,曾做过康熙太子的师傅,也是康熙朝宰相,为官清正廉洁,从不仗势欺人。张廷玉历经康熙、雍正、乾隆三朝,自康熙晚期入仕,特旨授礼部尚书,从此跻身于枢臣之列,他赞襄机务,慎重周详,深得玄烨、胤禛、弘历三帝的信赖。张廷玉是雍正、乾隆两朝的重臣,在朝中先后任庶吉士、检讨、刑部侍郎、礼部尚书、户部尚书等职,官至宰相,仕途长达50年。

表白学生教师被免职,表白教授被拒绝

张廷玉

胤禛还是皇四子时,就看中了张廷玉。当时张廷玉入值南书房,很多阿哥党争相拉拢,但是张廷玉并不与他们结交,只是一心帮助康熙帝处理政务,也正是他的这一品质,让胤禛深为欣赏。因此当雍正登基后,开始重用张廷玉,而张廷玉也不负雍正的厚望,办事精明能干,取得卓著成效。张廷玉在奉命编写《圣祖仁皇帝实录》(即康熙实录)和《明史》时,对康熙时期“夺嫡”之事讳而不谈,以维护雍正形象的忠君之举。雍正三年(公元1725年)和五年(公元1727年),胤禛先后除掉了年羹尧与隆科多,张廷玉自此一跃成为胤禛的首席智囊,冯尔康教授在《雍正皇帝》写道:“张廷玉的事功不在于处理某件政事,而是他的文字工作和设立军机处制度。”除了编史,张廷玉最主要的任务就是缮写上谕,据说他写的文字,几乎都不用雍正加以修改,即可下发。

表白学生教师被免职,表白教授被拒绝

张廷玉深谙“谦受益,满招损”的道理,虽然身处中枢机要之地,但为人低调,很少结交外官,从政多年“无一字与督抚外吏接”。雍正七年(1729年)六月,西北战事开始之后,胤禛考虑到能够便宜处理军务,于是在张廷玉的协助下,设立了军机处,“始设军机处于隆宗门外,为承旨出政之总汇”。张廷玉主要负责筹划军机处的各项规制,主要包括:“诸臣陈奏,常事用疏,自通政司上,下内阁拟旨;要事用折,自奏事处上,下军机处拟旨,亲御朱笔批发”。从这时起,大学士“必充军机大臣,始得予政事,日必召入承旨,平章政事,参与机密”。此后,张廷玉不仅典掌军机,又兼理吏部、户部要职。雍正帝对张廷玉十分信任,不仅授他要职,而且在雍正八年(1730年)九月,雍正帝还将秘密立储的内容告知张廷玉。雍正帝还曾特地御书“赞猷硕辅”四个字,感念张廷玉作出的贡献。雍正十三年(1735年),雍正死前发布遗诏,以张廷玉“器量纯全,抒诚供职”为由,命他死后配享太庙。

表白学生教师被免职,表白教授被拒绝

雍正皇帝

乾隆皇帝继位之初,对张廷玉也是很重用的,每当外出巡幸之时,总是将他留京总理朝政,不过张廷玉的作风却较雍正帝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一改以往“缄默”之态,或直违帝意,或廷议时“动色力争”,甚至在朝中与鄂尔泰进行光明正大的党争,引起乾隆皇帝的猜忌与不满。后来张廷玉自知“得罪”于乾隆,于是主动请辞官职。乾隆二十年(1755年),张廷玉在桐城老家郁郁而终,享年83岁。他死后,乾隆赦免了他此前所有的“罪过”,仍令其配享太庙。

参考文献:

祝贺:《浅谈雍正朝秘书长张廷玉》,《才智》2017年28期。

宋国庆:《张廷玉:三朝政坛不倒翁》,《决策》2013年04期。

徐凯:《论雍乾枢要之臣张廷玉》,《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年04期。

宋希斌:《浅谈康雍乾重臣张廷玉》,《历史教学》2003年04期。

文章版权及转载声明

本站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目录[+]

有啥需求?请给我们留言

请填写您的电话号码,我们将回复您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