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山珍海味",只是统称,没有指定或规定那些东西。泛指在山野之地和海洋之处,出产的名贵、稀有,而人们又普遍喜爱吃用之物品。一提到山珍,人们就自然联想到,熊掌燕窝丶猩唇猴脑丶驼峰鹿鞭等。一提到海味,首选的就是:鲍丶参丶翅丶肚等。
福建山海资源丰富,又地处南亚热带和中亚热带,海岸线曲折漫长,森林茂密葱茏,物产也就丰富了,海产种类繁多,有北方海域常见的海参、鲍鱼等,也有热带海域的龙虾、石斑鱼、鲎等珍贵海产品。至于山珍我只知道我所在的闽东地区有野生红菇、鸡肉菇(鸡枞)灵芝等名贵菌类;有大鲵、棘胸蛙、虎纹蛙等两栖类;有成群的野猪、麂子、雉鸡、野兔等,还有花鳗、淡鳗、黄甲、甲鱼、河蟹、等淡水水产。
首先感谢邀请。
福建位于中国东南隅,依山傍海,终年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如春。其山区地带林木参天,翠竹遍野,溪流江河纵横交错;沿海地区海岸线漫长,浅海滩辽阔。地理条件优越,山珍海味富饶,为闽菜系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烹饪资源。
福建特产有“山珍海味”,分别为:鲍鱼、海参、鱼翅及鱼肚(花胶)合称为“四大海味”。也顺便科普下知识:
古代八珍:龙肝、凤髓、豹胎、鲤尾、鸮炙、猩唇、熊掌、酥酪蝉。
草八珍:猴头、银耳、竹荪、驴窝菌、羊肚菌、花菇、黄花菜、云香信。
海八珍:燕窝、海参、鱼翅、鲍鱼、鱼肚、干贝、鱼唇、鱼子。
现代,人们又将山珍海味的海贵原料分为上、中、下八珍。
上八珍:狸唇、燕窝、驼峰、熊掌、鹿筋、猴头、豹胎、哈土蟆;
中八珍:鱼翅、果子狸、大乌参、广肚、鳖裙、鱼唇、鲥鱼;
下八珍:川竹苏、银耳、冬菇、猴头菇、干贝、鱼骨、鱼肠、乌鱼蛋。
何为“四大海味”,顾名思义,即为:
四大海味 - 鲍——
鲍是鲍鱼,“四海味”之首,“八珍”之一;
鲍鱼(Abalone),同鱼毫无关系,倒跟田螺之类沾亲带故,形状有些像人的耳朵,所以也叫它"海耳"。螺旋部只留有痕迹,占全壳的极小部分。壳的边缘有9个鲍孔,海水从这里流进,排出,连鲍的呼吸、排泄和生育也得依靠它。故又叫"9孔螺"。壳表面粗糙,有黑褐色斑块,内面呈现青、绿、红、蓝等色交相辉映的珍珠光泽。素称“海味之冠”的鲍鱼,自古以来就是海产“八珍”之一,是四大海味:鲍、参、翅、肚之首。
鲍鱼的等级按“头”数计,每司马斤(俗称港秤,约合655克)有“2头”“3头、“5头”“10头”“20头”不等,“头”数越少价钱越贵;即所谓“有钱难买两头鲍”。目前以网鲍头数最少,吉品鲍排第二,禾麻体积最小,头数也最多;二头的禾麻及吉品已成为目前罕见品种,已犹如古董珍品一样。
四大海味 - 翅——
翅是鲨鱼的鱼鳍。鳍按其所生长部位可分为背鳍、胸鳍、臀鳍、尾鳍。以背鳍制成的叫脊翅、背翅或劈刀翅,翅多肉少,质量最好;以胸鳍制成的叫翼翅或上青翅,翅少肉多,质量较差;以尾鳍制成的称尾翅。
勾尖或尾勾;以臀鳍制成的称荷包翅、翅根。鱼翅按颜色分,有黄、白、灰、青、黑、混(黄白色)等六种,其中以黄、白、灰三色较优。由于产地和焙制方法不一,又有淡水翅咸水翅之分。淡水翅系用日光晒干,或用石灰水浸渍而成,质量较好;咸水翅用盐水浸渍,质量次于淡水翅。鱼翅还可按形态完整与否分类。涨发后成为整只翅的称为排翅,为上品;涨发后散开成一条一条的叫散翅,为次品。鱼翅主要产于我国沿海的广东、福建、台湾、浙江、山东等省及南海诸岛。鱼翅做菜柔嫩腴滑,软糯爽口。鱼翅是比较珍贵的烹调原料,但营养价值不十分高,因鱼翅所含的蛋白质缺少一种必需的氨基酸(色氨酸),是一种不完全蛋白质,还含有被水银污染的可能。鱼翅含降血脂、抗动脉硬化及抗凝成份,对心血管系统疾患有防治功效;鱼翅含有丰富的胶原蛋白,但其蛋白属不完全蛋白,烹制时应与肉类、鸡、鸭、虾等共烹,以达到蛋白质的互补,又能赋味增鲜,能滋养、柔嫩皮肤。
四大海味 - 肚——
肚(鱼肚),即鱼鳔,是鱼的沉浮器官,经剖制晒干而成。一般有鲨鱼肚、鲵子鱼肚等,属四大海味之一,肚近代被列入“八珍”之一。产于我国沿海,以广东的“广肚”为最佳。福建的“毛鱼肚”较次于“广肚”,但也是佳品。鱼肚的品质鉴别比较简单,除了掌握各种鱼肚的特点之外,一般张大体厚,色泽明亮者为上品;张小质薄,色泽灰暗者为次品;色泽发黑者已变质,不可食用。鱼肚营养丰富,干品含蛋白质84.4%,含脂肪0.2%。
四大海味 - 参——
参即,海参,海参是一种棘皮动物,产于深海,我国沿海出产六十余种,其中可食用的有二十多种。
海参颜色乌黑,肉嫩滑软,富有弹性,可分为:“刺参”、“光参”与“秃参”。 海参是高蛋白、低脂肪、低胆固醇食物,因此传统习惯上把海参视为滋补食品,医学上也认为高血压、冠心病、肝炎及老年人等食用海参较好。
海参体内营养丰富,含有蛋白质86.43%,碳水化合物4.8%,脂肪0.27%,灰分.45%,钙0.118%,磷0.34%,铁0.0014%,此外,还富含多种维生素,故有补肾、补血之功效,是一种良好滋补珍品 。
谢谢!
首先就是国宝大熊猫,大熊猫原本学名叫猫熊,据说是由于阅读顺序搞错了,使猫熊变成了熊猫,为了和小熊猫相区别,就称为大熊猫。大熊猫曾经广泛分布于我国大江南北和中南半岛北部,后来环境剧变和其它原因,大熊猫的分布区域萎缩,目前仅存于我国四川、陕西和甘肃三省,其中四川最多,大熊猫成了四川省以及我国的代表性物种。
扬子鳄,古称鼍,俗称猪婆龙和土龙,相传中国龙的形象就源自扬子鳄。现仅存于我国长江中下游的少数地区。
红腹锦鸡,我国特有鸟类,主要栖息地在甘肃和陕西。因其羽毛绚丽夺目,被很多学者认为是凤凰的原型。红腹锦鸡和丹顶鹤是我国两大候选国鸟,虽然丹顶鹤呼声很高,很多人都已经把它当做了国鸟,但是丹顶鹤的拉丁学名太尴尬,不适合做国鸟。红腹锦鸡曾在2001年第21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开幕式上作为我国的临时国鸟。
莽山烙铁头,一种大型剧毒蛇,最大可超过17公斤,仅分布于我国湖南广东等地,数量极为稀少。
金丝猴,共有5种,其中川金丝猴、滇金丝猴、黔金丝猴为我国特有,都是我国一级保护动物。
长江江豚,原本它是窄脊江豚的一个亚种,2018年升级为独立种,成为我国特有物种,仅分布于长江中下游流域。
白唇鹿,我国一级保护动物,仅分布于青藏高原东部。
塔里木兔,野外仅生存于新疆塔里木盆地和罗布泊地区,为我国二级保护动物。
白马鸡,又称雪雉,分布于四川、西藏、甘肃、青海和云南。
普氏原羚,又称黄羊,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黑麂,仅存于安徽和浙江,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
伊犁鼠兔,仅分布于新疆天山。
还有很多动物名称中带有“中华”二字,实际上并非我国特有物种,比如中华穿山甲、中华鹧鸪、中华花龟、中华草龟、中华鲎、中华白海豚等。
题主这个问题不太准确,虽然地球上存在着很多被我们称之为“活化石”的物种,但是这些物种和最初的形态和特征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不是没有发生进化,而是持续在进行着不间断地缓慢进化而已。
在生物学上,科学们针对现存的特殊生物提出一个“活化石”的概念,代表着除了这些物种之外,在当前的地球上,已经找不到和它相类似的种类,而与它相类似的种类,已经由于种种原因,比如强烈的地质活动、遍及全球的气候灾难等原因发生了灭绝,唯独这些特殊的物种,依靠强大的适应能力存在了下来。
被称为“活化石”的物种有很多,举几个例子,比如鸭嘴兽、大熊猫、银杏、珙桐、蟑螂、鹦鹉螺等等。这些物种的存在历史时间都非常长,有的长达上亿年。在这漫长的历史时期里,自身的机体特征均发生着缓慢的变化。但是这种变化必须是缓慢的,一方面是由于基因突变没有方向性决定的,在适应环境变化的过程中,基因发生的变异是没有方向性的,当有利于适应环境变化时,这些发生有利变异的物种个体最终会被保留下来,反之则不能存活逐渐被淘汰,因此进化的过程也是生物群体试错的过程。
另一方面是基因突变的强度所决定的,那些为了适应环境而发生规模较大基因突变的个体,可能在某一时期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非常强,但当环境再次发生变化时,就会显得非常被动,适应能力反而会下降。以上两个方面的原因,使得生物进化要遵循着类似的“中庸之道”,不能毫无方向,也不能操之过急,否则物种灭绝是早晚的事。
当然,还有一个进化的时间尺度问题。比如,我们人类从南方古猿进化成现代的人类,也走了大约500多万年的历程,那些被称之为“活化石”的生物,其进化时间更长,可能某一方面的性状改变,就得需要几百上千万年,所以在我们人类拥有文明之后的这段短时间内,或者以我们有文字记载的这段时间来对比“活化石”的变化,可能微乎其微,关键是我们能够对比它们变化的时间,实在是太短太短了。
本站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