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露过后,有不少动物,特别是小虫子的生活情况会发生变化。寒露过后,意味着气温开始下降,天气开始变冷了。这时,一些喜欢在夏天活动的小动物开始冬眠或者死亡了。比如,蚊子和隐翅虫在4至9月份最活跃,过了寒露后,如果气温降至10℃以下,大部分蚊子和隐翅虫都会死掉。
有的
隐翅虫分布非常广泛,主要分布在浙江、湖南、湖北、江西、重庆、福建、贵州、广东、广西等南方省份。一般在潮湿的地方比较多见,比如林间、雨林、山地、淡水湖边、河流漫滩、池塘、水沟、杂草丛、水稻、玉米等作物田中。
在广东,隐翅虫从3月开始活动,7月-10月中旬是它们的活跃高峰期。
隐翅虫,又有人叫它影子虫,青腰虫,深圳也有它的“老巢”!
我们最常见的毒隐翅虫体长6至10毫米,全身橙红色和蓝黑色相间。每年夏秋季雨后,是这种虫子的活跃期。
这虫很少主动咬人,绝大部分人是因为直接上手一巴掌拍“爆浆”或不小心压到它,碰到了它体内的强酸性毒液,才会导致皮肤“烂掉”。
隐翅虫是不能腐蚀塑料的
隐翅虫它是一种在夏季比较活跃的一种昆虫,它的体内的酸液、pH值是达到1-2,是一种强酸性的物质,一般来讲隐翅虫停在身上以后,它是拍不得的,如果一拍把它虫体拍碎了,它的强酸就接触到皮肤,从而引发隐翅虫皮炎。
塑料是是高分子有机物,难以被酸碱腐蚀。
“硫酸蚂蚁”就是指隐翅虫,它们长0.6-0.8厘米,长的像蚂蚁,体内的强酸性毒液会导致皮炎,愈后可留下暂时性色素沉着,不是永久性的,色素斑可保留数月,如果饮食合理会消散的快些,不用担心会留下永久疤痕。
隐翅虫在热带和亚热带广泛分布,我国新疆也有分布。隐翅虫科有接近63000物种,其中含毒液的基本只有毒隐翅虫属的622个物种,梭毒隐翅虫比较常见。常见的隐翅虫是黑黄相间、身体细长、屁股尖锐的小虫子,白天喜欢栖居在潮湿的草地等处,有很强的趋光性,晚上就爱朝着光亮的地方飞。
隐翅虫皮炎早在1974年就有报道,经过几十年的研究,治疗手段已经很成熟了。
毒隐翅虫的卵、幼虫、蛹和成虫,基本上是除翅以外的各部分都有毒素存在。成虫的毒素主要来源于血淋巴,雌、雄虫体内都含有毒素。 梭毒隐翅虫雄虫体内的毒隐翅虫素含量约占体重的0.025% (约0.001mg)),雌虫则为雄虫的10倍(约0.01mg) 。其次,在同种毒隐翅虫体内,毒素的分布也不相同,腹部毒素最多,胸部和足次之。隐翅虫毒素具有较强的溶血能力,发作较快,隐翅虫皮炎皮损处,表皮轻度角化、水肿、液化或坏死,真皮上部水肿,有灶性出血或坏死,小血管扩张充血,伴少量炎性细胞浸润。皮肤接触毒液数小时至48小时,病人自觉症状有皮肤痒、痛、烧灼感,患处切呈红斑,水肿,随后出现水疱、脓疱,病程1-2周,但是色素斑可保留数月,期间多吃清淡食物和水果可加快消散速度,医院也有专门的药物可以消散色斑,不要担心会毁容。隐翅虫毒素并没有致命危害,不过防范于未然也非常重要,毕竟没人想遭罪。
日常生活中预防隐翅虫皮炎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搞好个人及生活环境卫生,消除隐翅虫滋生环境,安装纱窗、蚊帐,夜间纱窗蚊帐一定要关闭好。
2、隐翅虫昼伏夜出、具有趋光性,夏季晚上在灯下或室外路灯下活动时一定要注意,睡觉时随手关灯。
3、当发现隐翅虫落在身上时,不要直接拍打,要轻轻吹落,隐翅虫不会咬人,它的毒液是自卫武器,与河鲀的毒素一样,属于“被动技能”,将它打爆后就会触发,所以不要主动去招惹它。
4、夏季时不要在草地里久待,尤其雨后不要坐在草坪里,不要深入林地,以免遭遇隐翅虫。
“硫酸蚂蚁”只是一种俗称,主要是指隐翅虫科的一些种类。题主照片中的隐翅虫应该是褐毒隐翅虫,它特征比较明显,身体有两段亮丽的橘黄色,头部、胸部及尾部是铁青色,因此也被称为“青蚂蚁”。
▲▲隐翅虫科大家族。
尤其是生活在农村的朋友,很多人都领略过隐翅虫的威力。隐翅虫喜欢栖息在水田、草地、森林中,趋光习性明显,经常会在夜间飞向有光亮的地方,这种习性也增加了隐翅虫与人类相遇的几率。
隐翅虫的部分种类具有毒性,其中最具代表的就是褐毒隐翅虫。
▲▲褐毒隐翅虫(学名:Paederus littoralis)是在1802年被德国昆虫学家命名的,褐毒隐翅虫体长4~6毫米,世界各地都有分布,在台湾省最为常见。
褐毒隐翅虫并不会主动蛰人,其体液中产生的隐翅虫素对人类的皮肤有害,只要接触10-15秒钟就会引起强烈的灼热感并导致发炎反应、皮肤起泡甚至溃烂,这种症状被称为“隐翅虫皮肤炎”。
很多人都认为只要不将褐毒隐翅虫的身体捏破就不会有太大的问题,但事实上只要不小心碰到了褐毒隐翅虫,它就会应激性的喷射出一定体量的体液,一旦沾染到皮肤上就会引起发炎、起泡等急性症状。
一般来说,隐翅虫素会导致皮肤溃烂,但等到新的皮肤组织长出来后,皮肤上并不会留下疤痕,因此不用过分担心“毁容”。另外,隐翅虫素只有被注射在人体内或者血液中时才可能致命,如果迸溅到皮肤上最多也就是引起疼痛或者发炎。
至于预防方法,只要在平时不主动招惹它就行了。如果发现隐翅虫爬到了皮肤上,千万不要直接将其拍死,也不要用手掌直接接触,可以尝试用其他物体挑开,动作尽量温柔一些。
最后再说一点,隐翅虫的毒液对人类的皮肤来说是噩梦,但同时也可以帮助人类对抗癌症。
隐翅虫毒素并不是由隐翅虫本身产生的,而是在其体内的共生的假单胞菌分泌的,这种毒素的能够阻止DNA与蛋白质合成,进而阻止细胞的有丝分裂。如果用在癌症上,就能够有效控制癌细胞的分裂增殖。
已有实验表明,这种毒素确实能够延长肿瘤小鼠的寿命,效果显著。隐翅虫毒素也因此受到了世界各地科学家的关注,将来有望被研发成新的抗癌药物!
本站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