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邀,个人认为,陶渊明的贡献主要在活法上给世人三点启示:一是活得自然,把庄子自然齐物的观念,做了一次现实的诠释。二是活得独立,在尔虞我诈中活出人格独立。三是活得有趣,艰难困苦俱可入诗,酸甜苦辣皆可下酒。
一般的人,要是当了县长,或者只是当了个镇长什么的,都会喜滋滋的,不仅不会嫌弃折腰,反而要主动巴结上级,不时给上级送点儿礼,讲几句吹捧的话什么的,以博得上级的一个青眼,一句表扬的话为荣。
我们的陶渊明先生可好,县令当得好好的,突然就不願为五斗米折腰,甩掉乌纱帽,回家种地去了,从此一种到底。时不时地在家乡的五棵柳树下锻炼锻炼身体,吟诵吟诵诗篇,于是便有了那“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千古名句。
如果只是写诗,陶渊明也许不会有后世那样大的名气。他之所以能与李白杜甫苏轼等大诗人齐名,最主要的是他一不留神,写出了那一篇《桃花源记》的奇文。
自秦朝末年至东晋,断断续续的战争,不止一次地造成了"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悲惨景象,生活在底层的芸芸百姓,受尽了战争的磨难,他们多么渴望和平安定的生活,多么渴望一块宁静的地方啊!可是在那个年月里,这只是一种甜蜜的奢望。
忽然,奇迹出现了:
"晋太原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数百步,中无杂草,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仟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耕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停数日,(渔人)辞去,……遂迷不复得路。……后遂无问津者。"
这是真的吗?还是梦幻?在那战乱纷仍民不聊生的世界里,真的有这样一个美丽的充满理想色彩的神话般的福地吗?
肯定地,当时是没有也不可能有这样一个世外桃源的。这个世界是陶渊明先生想象出来的。他以他的天才为苦难中的人们勾勒出了这样一幅美丽的图画,在沉沉黑夜中为人们点亮了一燈理想的明灯。
这燈灯是距今一千五百年时点亮的!
在其后的一千多年里,不知有多少仁人志士寻找过桃花源,歌咏过桃花源!
今天的中国,已经到处都是桃花源了!
《桃花源记》今犹在,怎不令人忆渊明?
陶渊明的贡献,有从两方面看:
一 诗歌方面
在陶渊明之前,东晋诗坛流行的是玄言诗。
玄言诗大概是个什么东西呢?
就是通篇讲“玄理”(老庄和佛教哲理),严重脱离社会实际生活的玩意儿。
比如以下这首:
仰观大造,俯览时物。
机过患生,吉凶相拂。
智以利昏,识由情屈。
野有寒枯,朝有炎郁。
失则震惊,得必充诎。
孙绰《答许询》之一
南朝的文学批评家钟嵘对这一时期诗歌作品的评论是:
“皆平典似道德论,建安风力尽矣。”
意思是十分平淡,通篇讲道理,三国“建安七子”流传下来的风采至此已经完成没有了。
是谁在诗坛中扭转了这种寡淡无味、晦涩艰难的诗风呢?
那个人就是陶渊明。
陶渊明的诗表面上看也很恬淡,但并没有讲玄奥难明的哲理,而是充满了生活气息。例如下面这首: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陶渊明《饮酒.其五》
陶渊明的田园诗成就最高,达到了开宗立派的级别。故钟嵘称其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
后世苏东坡对他评价更高:“渊明诗初看似散缓,熟看有奇句。……似大匠运斤,不见斧凿之痕”。
扭转诗坛风气,开创田园诗派,这是陶渊明的第一大贡献。
二 思想方面
陶渊明不但是个诗人,也是辞赋家,他的《五柳先生传》、《桃花源记》和《归去来兮辞》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据重要地位。
如后世欧阳修所说:“晋无文章,惟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一片而已。”
但是笔者想强调的不是陶渊明在辞赋发展上的贡献,而是他通过诗歌、辞赋所表现出来的思想。陶渊明在《桃花源记》当中,刻画了一片世外桃源,源中生活着一群普通人,祖上为了逃避战乱而与世隔离。
历来儒家强调“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陶渊明看透了当时社会的黑暗,不为五斗米折腰是其个人放弃对“达”的追求,而刻画桃花源,则是期望给所又的“穷”人找一条出路和一片乐园。
虽是空想,但也已经胜过“独善其身”的理念。后世文人无论“达”与“穷”,都会在心中给自己留一片“桃花源”。
用文章辞赋,为中国文人构建了一片心灵净土,这是陶渊明的第二大贡献。
本站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