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来源:源达
新药研发需求广阔,CXO价值回归
投资要点
全球一级市场制药公司融资情况回暖,新药研发投入持续增长,制药行业发展直接影响到CXO服务的需求。据凯莱英披露,2022年,全球医药市场的研发投入规模为2437.4亿美元,到2025年预计达到3067.6亿美元,2030年将达到4177.4亿美元。2022年全球新药在研管线数量达20109种药物,较2021年相比增加了8.2%,持续的高研发投入与充足的Pipeline数量为医药外包服务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据Frost&Sullivan统计,2017年至2022年,全球CRO市场规模从490.3亿美元增加到790.9亿美元。随着全球药物研发投入逐年增长,预计在未来四年内,全球CRO市场规模将会以10.6%的年复合增长,并于2026年有望达到1185.3亿美元,其中,全球临床CRO市场规模从2017年的346.2亿美元增长至2022年的551.8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达9.8%,预计在2026年达780.4亿美元,2030年达1058.7亿美元。
据Frost&Sullivan统计及预测,全球CDMO行业处于持续放量发展的趋势,保持较高的市场景气度,2021年市场规模为632.0亿美元,预计2025年将达到1243.0亿美元,2030年将达到2310.0亿美元。
相较于欧美等发达国家,中国更具有研发成本优势,能够吸引国际CXO需求向中国转移。CXO作为知识密集型企业,依托医药领域的专业人员提供服务,中国CXO公司近些年持续培养人才。欧美等发达国家劳动力成本较高,而中国存在明显的人力、物力成本优势。
建议关注我国头部CRO、CDMO企业:药明康德(维权)、康龙化成、泰格医药、凯莱英。
核心技术人员流失风险;行业竞争加剧风险;下游创新药行业发展不及预期风险;地缘政治风险。
一、医药研发推动CXO行业发展
CXO即医药合同外包服务,指制药企业将新药发现及临床前研究、临床阶段新药开发和已上市药物的商业化生产、运营等各环节进行专业化外包。CXO行业下游主要为制药企业,制药行业发展直接影响到CXO服务的需求,二者具有较强的关联性。一方面,制药行业业务规模的增加将直接增加其医药研发服务外包需求;另一方面,一致性评价、药品集中采购等政策引导制药行业产品结构升级,倒逼制药企业加大研发投入、降低研发成本,使得研发外包需求增加。为了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制药企业加大对创新药、高端仿制药的研发投入,需要更多借助CXO企业的力量,从而缩短开发周期、提高开发效率。
按在新药研发和生产过程中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的不同,以及制药公司服务内容需求的不同,医药外包服务组织一般可分为合同研究组织(CRO)、合同研发和生产组织(CDMO)、合同生产组织(CMO)。
CRO侧重于实验阶段小批量化合物的药物研发,CDMO需要企业将药品进行自主优化后再进行大规模生产,而CMO只负责将药品批量生产,不进行自主创新。
表 1: CRO、CMO和CDMO的主要区别
CRO
CDMO
CMO
定义
合同研究组织
合同研发和生产组织
合同生产组织
业务内容
根据客户需求提供包括新药产品发现、研发、开发等临床前研究及临床数据管理、新药注册申请等专业技术服务支持
根据客户提供的目标药品的结构和技术指标要求,进行药物研究、生产工艺开发、质量研究、安全性研究等研发工作,并在此基础之上提供生产服务
根据下游客户提供的技术方案直接进行定制生产而无需进行实质性的研发工作
需求阶段
创新药早期、临床前、临床阶段
创新药早期、临床前、临床阶段、商业化生产阶段
临床及商业化阶段
技术来源
由CRO公司自主研发
创新药企未掌握生产工艺,或者生产工艺不成熟或仅处于实验室阶段(不适合工业化生产),由CDMO公司自主研发生产工艺,或对创新药企提供的生产工艺进行优化
创新药企提供成熟的生产工艺和技术方案
产品特点
技术门槛高,创新性强,单位价值高
技术门槛高,创新性强,深度整合CDMO企业在工艺开发和规模生产能力方面的优势,帮助药企提升全流程研发和生产效率
但因创新药的研发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对产品生产的需求存在较大不确定性
产品技术门槛相对较低,产品需求量大,单位价值相对较低,但确定性好
客户选择供应商的侧重点
创新药企更为关注CRO公司的研发实 力、实验室能力;在项目合作初期对CRO公司的研发实力、响应速度要求极高,而价格敏感度相对较低
创新药企更为关注CDMO公司的研发实力、实验室到工厂放 大生产相关技术解决能力、质量稳定性、生产组织及快速交 付能力
在项目合作初期对CDMO公司的研发实力、响应速度要求极高
因创新药企提供生产工艺, 因此对CMO公司的研发实力要求较低,更侧重其生产能力、质量体系、成本控制能力,价格往往是决定交易能否达成的重要因素
合作关系
创新药企对CRO企业的依赖性中等,在建立信任度后,双方的合作紧密度较高
CDMO企业与客户通常会建立相互支持和相对依赖的长期战略合作关系
创新药企对CMO企业的依赖性较弱,双方的合作紧密度 较低,易被替代
资料来源:机械工业信息研究院,源达信息证券研究所
二、CRO全球发展向好,中国具备成本优势
1.CRO在全球的发展
CRO行业的技术基础涉及临床医学、生理学、护理学、药学、生物化学、统计学等多个学科,服务范围包括药物发现、临床前、临床阶段及上市后阶段,提供包括但不限于药物发现、药理药效、药动药代、安全性和毒理学、生物分析、临床试验监测、现场管理、数据管理和统计分析等服务。
在药物发现阶段,CRO 可提供的服务包括靶点鉴别、靶点确认、生成先导化合物、 优化先导化合物、疾病筛查等。针对药物的临床前研究阶段,CRO可提供药物代谢和药代动力学研究、安全与毒理学研究、体外和体内疗效研究等服务。到了药物临床研究阶段,CRO可提供的服务包括I至IV期临床试验运作、生物等效性研究、生物分析、数据管理及统计数据分析、现场管理及受试者招募、注册服务等。新药上市后,药品生产企业必须持续考察新药的生产工艺、质量、稳定性、疗效及不良反应等,并定期向监管部门提交报告。
图1: CRO服务内容
资料来源: 机械工业信息研究院,源达信息证券研究所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人口总量的增长以及社会老龄化程度的提高,全球药品需求呈上升趋势,药品市场保持持续较快增长。据Frost&Sullivan统计,2017年至2022年,全球医药市场的研发投入规模从1651.0亿美元增长至2437.4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8.1%,预计2025年将达到3067.6亿美元,2030年将达到4177.4亿美元。
图2:2017-2030年全球医药市场研发投入规模(亿美元)
资料来源:Frost&Sullivan,源达信息证券研究所
随着全球医药研发投入不断加大,提升了药企对CRO的需求。CRO为制药和创新型生物技术公司带来的优势涵盖人才、技术、生产能力、质量、成本、风险控制等几个方面。CRO拥有经验丰富的专业人才和昂贵的新药开发技术,其人才和技术一方面确保了高质量产品的供给,一方面能帮助制药公司规避常见错误、加速研发过程、降低研发成本和风险,从而加快安全有效药物的开发。
根据Frost&Sullivan估算和预测,2017年至2022年期间,全球CRO市场规模从490.3亿美元增加到790.9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10.0%。随着全球药物研发投入逐年增长,预计在未来四年内,全球CRO市场规模将会以10.6%的年复合增长,并于2026年有望达到1185.3亿美元。
图3:2017-2030全球医药研发外包服务 (CRO)市场规模(亿美元)
资料来源: Frost&Sullivan,源达信息证券研究所
临床前CRO,主要从事化合物研究服务和临床前研究服务,包括新药发现、先导化合物和活性药物中间体的合成及工艺开发、安全性评价研究服务、药代动力学、药理毒理学、药效学等。药物发现服务包括确定靶点,探索和优化先导物,以及确定候选药物。在药物发现的过程中,前期的研发与筛选非常盲目与困难。通常在早期候选的5000-10000个化合物中,只有250个能进入临床前研究,其中又只有5个左右能进入临床研究,最终只有1种新药可实现上市。
图4:研发过程中的药物筛选过程
资料来源:机械工业信息研究院,源达信息证券研究所
临床CRO占CRO市场规模的69.77%,主要针对临床试验阶段的研究提供服务,为药企提供从I至IV期临床试验技术服务、临床试验数据管理和统计分析、注册申报以及上市后药物安全监测等服务。2022 年全球药物研发管线中处于I期临床阶段的在研药物数目与上一年相比增长率达到10.1%,体现出在早期药物发现和开发方面相对健康的势头,处于Ⅱ期或Ⅲ期临床的药物数目比上一年上升了6.4%和8.7%,近几年临床后期在研药物数量也一直处于稳定增长状态。
我国庞大的人口基数、人口老龄化、城镇化、医保普及、政府对卫生医疗不断加大投入、居民对生活质量的关注日渐提高等因素,都将推动我国医药行业快速持续发展,政策的不断出台利好我国CRO行业的发展。《“十四五”医药工业发展规划》提出全行业研发投入年均增10%以上,大力推进创新药和高端医疗器械的开发和产业化。《“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则提出将生物医药作为生物经济4大重点领域之一,并对推动医疗健康产业发展做出专门部署。《“十四五”国家药品安全及促进高质量发展规划》提出2025年药品监管能力整体接近国际先进水平、支持产业高质量发 展的监管环境更加优化、加快有临床价值的创新药上市、鼓励新药境内外同步研发申报、加强创新产品审评能力,能够同步审评审批全球创新药物,支持境外新药在境内同步上市,让人民群众逐步实现同步享受全球医药创新成果;2035年药品监管能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药品监管技术支撑能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有效促进重大传染病预防和难治疾病、罕见病治疗、药品创新研发能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基本实现从制药大国向制药强国跨越。
据万邦医药招股书显示,2016年我国CRO行业市场规模为220亿元,到2022年,行业市场规模增长至833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4.84%。相对于发达国家,我国CRO行业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存在巨大的发展空间,预计2025年,我国CRO市场规模将增长至1583亿元。
图5: 2016-2025中国CRO市场规模(亿元)
资料来源:万邦医药招股说明书,源达信息证券研究所
相较于欧美等发达国家,中国更具有研发成本优势,能够吸引国际CRO需求向中国转移。CRO作为知识密集型企业,依托医药领域的专业人员提供服务,对具有专业知识的人才的需求量大,中国CRO公司近些年持续培养人才。欧美等发达国家劳动力成本较高,而中国存在明显的人力、物力成本优势,因此,中国能够吸引更多国际CRO需求。
随着CRO企业实现了与药企的深度绑定,大型CRO企业开始尝试风险共担模式,该模式使得CRO企业可以在总体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大大提高收入,可以在药品上市后获得一定比例的销售收入或者利润分成。
我国CRO行业的CR5为44.8%,分别是药明康德、康龙化成、泰格医药、昆泰、昭衍新药,其中,泰格医药是2022年唯一进入全球前十的中国临床外包服务提供商,市场份额1.5%。目前,我国的临床CRO企业的技术服务水平差异较大,主要分为三个层次:
(1)少数临床试验CRO企业临床试验服务能够同时满足ICH-GCP和GCP质量规范的要求,可以为国内外药企提供所需的各类临床试验服务,包括国际多中心试验和创新药I至IV期试验等。
(2)部分临床试验CRO企业的技术服务水平能够满足我国GCP的规范要求,但无法满足要求更为严格的ICH-GCP,因此其主要业务为国内制药企业的仿制药申请提供II至IV期临床试验服务。
(3)部分临床试验CRO企业仅能提供简单的注册申报、资料翻译等服务。
图6:中国CRO行业市占率
资料来源: Frost&Sullivan,源达信息证券研究所
三、多因素催生CDMO产业
CDMO集研发和生产于一体,为制药企业客户提供创新药生产所需要的工艺流程研发,优化、配方开发及试生产服务,并在上述研发、开发等服务的基础上进一步提供从公斤级到吨级的定制生产服务。相对于CMO和CRO企业,CDMO企业的不同之处在于“D”,即工艺的开发与优化。CDMO企业能够在研发与商业化阶段为制药企业同时提供工艺研究开发、优化及商业化生产服务,从而为整个新药研发生产提供一站式的服务。在药物发现和临床前研究与开发阶段,CDMO就有能力参与客户研发项目,利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或者通过对传统工艺的创新,提供工艺设计、原料药 (API) 工艺研究与生产、药物有效性及稳定性检测、小规模试验样本生产等服务,大幅提高生产效率或降低生产成本,帮助客户加速在研产品的上市。
CDMO企业的核心价值在于可将自有的高技术附加值工艺研发能力与规模生产能力深度结合,并可通过临床试生产、商业化生产的供应模式,深度对接制药企业客户从研发、采购到生产的整个供应链体系,帮助制药企业提升新药研发效率,降低药品研发和生产成本。
图7:CDMO服务模式
资料来源:机械工业信息研究院,源达信息证券研究所
根据药品类型,CDMO细分领域可分为小分子CDMO、大分子CDMO(包括多肽/抗体/蛋白/疫苗等)及细胞基因疗法CGT CDMO 三大类。小分子CDMO行业起于20世纪中叶化学小分子药物的涌现,由于化药的持续需求、化学合成工艺稳定等因素,行业已处于成熟阶段;大分子CDMO行业的兴起与20世纪80年代起生物制药技术开始发展密切相关,产品包括多肽、抗体、蛋白、疫苗等;CGT CDMO行业的发展则源于基因工程技术的突破和应用,包括细胞疗法和基因疗法,现处于行业发展初期阶段。
小分子药物结构简单、化学合成步骤的可拆解性强,多数化合物具有稳定性高、转运方便的特点,因而小分子 CDMO产品具备标准化流程,遵循“基础化学品—Non-GMP中间体—GMP中间体—原料药—制剂”的产品制备路径,生产路径易于产业化;而相比于小分子化学药物,大分子生物药结构更为复杂、其开发成本及生产/仿制难度更高,大分子CDMO龙头企业以技术与产能等优势占取较高市场份额;细胞与基因疗法生产工艺复杂、技术壁垒较高,目前尚处于早期发展阶段,但其全球在研管线迅速增长,依托于CGT产业动向的CDMO行业也将得到快速发展。
表 2:CDMO 细分领域产品及技术要求
CDMO细分领域
主要服务内容
反应仪器
所需工艺技术
小分子CDMO
化学药、中间体、原料药等研发生产服务
反应釜
连续反应技术、生物合成技术、酶催化技术、光化学和电化学、不对称合成化学技术等
大分子CDMO
原材料、蛋白及抗体制备、稳定细胞系与工艺 开发、生物制剂等生产和研发服务
一次性反应器和不锈钢罐
酶催化技术、无细胞合成技术、基因合成技术、密码子优化技术等
CGT CDMO
质粒、病毒及细胞产品从工艺开发到临床生产 和研发服务
细胞培养仪器、 分离仪器等
病毒载体相关技术、基因编辑技术、干细胞制 备技术、细胞培养技术等
资料来源: Frost&Sullivan,源达信息证券研究所
CDMO 企业的服务内容涵盖原料(中间体 /API/ 原液)、制剂的工艺开发生产和包装。它横跨了研发的不同阶段,而且随着项目的进展,其订单规模也逐步呈现明显的扩大趋势:临床前 / 临床Ⅰ期(公斤级 / 百万人民币级)→临床Ⅱ期(0.1-3吨级 / 千万人民币级)→临床Ⅲ期(1-10 吨级 / 千万-亿人民币级)→新药申请(3- 100 吨级 / 亿人民币级)→新药上市后(3- 100吨级 / 重磅药可达10亿人民币以上)。CDMO 创新药订单的放量拐点一般出现在新药申请阶段,而当创新药的专利即将到期,进入产品生命周期的末段时,CDMO的订单规模也进入了相对的衰退期。
全球CDMO行业处于持续放量发展的趋势,保持较高的市场景气度,预计2025年将达到1243亿美元,2030年将达到2310亿美元。伴随着我国创新药行业不断发展,近年来CDMO行业的发展势头强劲,中国CDMO市场占比全球市场比重逐年增长。2017年中国CDMO市场仅占全球CDMO市场总规模的5.0%,到2021年已扩大至11.6%,预计于2025年之后将占据全球市场超过五分之一的份额。我国CDMO行业CR5为64.8%,分别为药明康德、药明生物、凯莱英、博腾股份(维权)、九洲药业。
图8:全球CDMO市场规模及中国占全球CDMO市场比重 图9:中国CDMO行业市场份额
资料来源:Frost&Sullivan,源达信息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Frost&Sullivan,源达信息证券研究所
与同样人力成本较低CDMO市场份额正快速增长的印度市场相比,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制度较为完善。1970年,印度的《专利法》停止了对药品的知识产权保护,印度企业可以生产销售专利期内的药品,因此出于对技术泄露的顾虑,新药研发制药企业在选择将业务外包给印度CDMO时会更加谨慎。中国CDMO行业承接了欧美CDMO向亚太地区的订单转移。我国MAH制度、创新药医保谈判及药品带量采购等政策的实行,快速推动了我国创新药的发展,中小型制药企业创新药研发管线数量因此大量增长,使得中国CDMO行业有了享受创新药市场快速增长红利的机会。国内CDMO企业业务正不断升级,逐渐向欧美CDMO企业水平靠拢。国内CDMO企业未来业务将集中在产业链高附加值领域。在化学药领域,包括创新药API生产、制剂生产与包装,以及新型给药技术的开发与应用等;在生物药领域,CDMO企业将不仅能提供从药物发现到商业化大规模生产供应的一站式服务,而且可以在细胞治疗、基因治疗等前沿生物领域拥有绝对技术优势。这些领域不仅业务附加值高,而且市场空间更大。
四、CXO龙头公司
药明康德成立于2000年,是中国CXO行业龙头,开创独特的CRDMO和 CTDMO业务模式,在全球设立32个营运基地和分支机构,为来自全球30多个国家的客户提供服务。公司业务覆盖创新药外包产业链,细分为5个模块:化学业务、测试业务、生物学业务、细胞及基因疗法、国内新药研发服务部,其中,化学业务是公司业务的基石,占总营收比例超过70%。药明康德主要承接CRO和小分子CDMO业务;药明生基负责承接细胞及基因疗法(CGT)业务;药明生物为大分子CDMO龙头。
药明康德业绩增长显著,2023H1公司营业收入188.72亿元,与2022年同期相比增长6.3%,如果剔除新冠药业务,增长27.9%;2023Q2营业收入99.08亿元,与2022同期相比增长6.7%,如果剔除新冠药业务,增长39.5%。药明康德99%的收入来自原有客户,全球排名前20的医药公司占公司营收的30%-40%。
资料来源:公司年报,源达信息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同花顺iFinD,源达信息证券研究所
基因及细胞疗法仍处于行业发展初期,2023上半年,公司在该领域的商业化项目有所突破性进展:
2)完成一项生产重磅商业化CAR-T产品的技术转让,预计将在2024年下半年FDA获批后进入商业化生产;
3)2023年6月,签订一项商业化CAR-T产品的LVV生产订单,预计将在2024年上半年开始生产。
随着客户对公司一体化CRDMO和CTDMO服务的需求增长,2023年,公司预计将实现全年5-7%的收入增长目标;全年经调整non-IFRS毛利增长13-14%;2023年自由现金流将持续为正,并预计增长750-850%。
康龙化成于2004 年成立,以药物发现阶段的实验化学业务为起点,构建深度融合的 “全流程、一体化、国际化” 的药物研发服务平台,在中国、英国和美国有21个研发中心和生产基地。公司在原来以小分子药物为主的研发服务平台之上,全力拓展大分子药物及细胞与基因治疗等研发服务能力的建设。公司主营业务有四块,分别为实验室服务、 CMC(小分子CDMO)服务、临床研究服务、大分子和细胞与基因治疗服务。
康龙化成基础业务为实验室业务,后迈入临床研究服务和CDMO业务,现开拓了技术壁垒更高的新兴细分领域,快速切入大分子与细胞基因治疗服务平台的建设。在 CGT CDMO 领域,康龙化成通过整合收购美国Absorption Systems和英国Allergan Biologics Limited的CGT实验室服务和CGT CDMO服务规模,拓展CGT服务与生产能力,目前已具备提供工艺开发、检测及 cGMP 生产的全流程服务能力。
2023H1,公司营业收入56.4亿元,同比增长21.7%,归母净利润7.9亿元,同比增长34.3%,剔除生物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导致2022H1高基数影响,Non-IFRS经调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8.7%。截至2023H1,公司在手订单较 2022底增长超过15%。
资料来源:公司年报,源达信息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同花顺iFinD,源达信息证券研究所
2023年上半年,公司实验室服务,实现毛利率 45.05%,较去年同期提高1.16个百分点;临床研究服务业务实现毛利率16.98%,较去年同期提升11.87个百分点;CMC(小分子CDMO)服务实现毛利率32.46%,较去年同期略微降低0.70个百分点;大分子和细胞与基因治疗服务实现毛利率-8.34%,主要是由于大分子和基因治疗CDMO业务均处于投入阶段所致。
2023上半年,公司持续推进康龙生物大分子药物CDMO平台建设,公司位于宁波的约7万平方米的大分子药物开发和生产服务基地预计将从2023年下半年起陆续投产。公司目前正在为海外客户的创新双特异性抗体提供IND 申报阶段的工艺开发服务,并计划于2023年第四季度开始承接大分子GMP生产服务项目。
泰格医药是一家专注于为新药研发提供临床试验全过程专业服务的CRO公司,主营业务包括临床试验技术服务和临床试验相关服务及实验室服务。泰格医药是唯一进入全球前十的中国临床外包服务提供商,2022年市场份额 1.5%。2023H1,公司占中国遗传办(中国,人类遗传资源管理办公室HGRAC)国际合作审批、备案项目的占比为 12.4%。截至2023年6月,公司有772个正在进行的药物临床研究项目,其中,公司在EMEA地区进行中的临床试验项目35个(包括医疗器械临床和国际多中心临床)。此外,公司在境外(包括韩国、美国及澳大利亚)进行中的单一区域临床试验由2022年底的 188 个增至2023年6月的207个。
2023年1月,公司完成对克罗地亚CRO公司Marti Farm的收购和整合,Marti Farm药物警戒和临床团队与泰格团队融合并共同服务全球客户,进一步提高公司为全球客户在欧洲提供高质量临床服务的能力。公司建立了欧洲本土商务团队,同时完善和扩大欧洲一体化临床运营管理和职能团队,包括医学部、解决方案、项目管理、临床运营、上市后研究、药物警戒、质量保证等,形成完整的服务平台体系。
2023H1,公司主营业务收入 36.70亿元,同比增长 3.31%,其中临床试验技术服务收入21.03亿元,同比减少 3.17%;临床试验相关服务及实验室服务收入15.67亿元,同比增长13.49%。
资料来源:公司年报,源达信息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同花顺iFinD,源达信息证券研究所
随着疫苗相关的多区域临床试验陆续进入收尾阶段,该等业务中的第三方供应商相关费用较上年同期减少,因此临床试验技术服务毛利率从2022H1的37.12%上升至 2023H1的39.74%。临床试验相关服务及实验室服务毛利率从2022H1的 43.37%下降至2023H1的39.69%,主要由于1)公司现场管理及招募服务增长,而该等业务的毛利率较低;2)方达控股的收入增长有所放缓,特别是在早期药物发现及化学制造与控制(CMC)领域;3)随着方达控股在中国新设立的临床前业务及多个实验设施(包括苏州临床前动物研究设施、上海临港实验室及武汉化学设施等)陆续开始运营,新业务和新实验设施产生的相关成本增加,贡献的毛利率较低,导致实验室服务毛利率下降。
凯莱英是小分子CDMO领域的龙头企业,以“持续做深大客户、全力开拓中小客户、扩大欧洲及日本市场、成本控制与效率提升”为经营方针,通过技术迭代实现业务升级,将小分子药物CDMO业务多重优势加速拓展至化学大分子CDMO、临床研究服务、制剂CDMO、生物大分子CDMO和合成生物技术等战略新兴板块,进一步拓宽发展空间。美国占公司总营业收入的72.44%,中国大陆占16.57%。
公司提供的小分子药物全生命周期外包服务,主要聚焦在产品等级高,量级大,法规监管要求严的领域,服务的药物覆盖抗病毒、感染、肿瘤、心血管、神经系统、糖尿病等多个重大疾病治疗领域,客户包括辉瑞、默沙东、艾伯维、礼来、百时美施贵宝、阿斯利康等全球制药巨头。
2023H1实现营业总收入46.22 亿元,剔除大订单后收入 26.77 亿元,同比增长 33.27%,其中,小分子业务实现收入40.87亿元,剔除大订单后收入21.42亿元,同比增长 32.96%;新兴服务业务实现收入5.31亿元,同比增长34.89%。公司业务继续保持向好趋势,2023H1,公司在手订单总额9.10亿美元。
资料来源:公司年报,源达信息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同花顺iFinD,源达信息证券研究所
2023H1,公司确认收入的商业化项目34个,公司确认收入的临床阶段项目276个,其中临床Ⅲ期项目52个,公司服务的临床Ⅲ期项目涉及诸多热门靶点或大药靶点,例如GLP-1、KRAS、JAK、TYK2等。
2023H1,新兴业务板块中,化学大分子CDMO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9.58%,合计开发新客户约40家,承接新项目45项,推进到临床II期之后的项目合计24项;临床研究服务板块收入同比增长 26.59%,包括,新增签署151个项目合同,其中在CGT等优势领域新增24个项目,涉及IPSC、MSC、CAR-NK、MAK、基因治疗等药物类型,覆盖心血管、内分泌及代谢、呼吸、血液、神经、消化肿瘤等多个重大疾病治疗领域。制剂CDMO业务收入同比增长34.63%,正在进行的制剂项目订单120个,其中21项为NDA项目,在报告期内成功完成项目43个;生物大分子CDMO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60.85%,目前在手订单43个,其中IND项目14个,BLA项目1个;合成生物技术业务共接到订单70余个,接触新客户近50家,获得并完成首个酶进化订单。
五、投资建议
全球一级市场制药公司融资情况回暖,新药研发投入持续增长,提升了药企对CXO的需求。CXO公司为药企带来的优势涵盖人才、技术、生产能力、质量、成本、风险控制等几个方面,帮助制药公司规避常见错误、加速研发过程、降低研发成本和风险,从而加快安全有效药物的开发。中国CXO公司在全球市场中具有成本优势,能够吸引国际CXO需求向中国转移。
建议关注我国头部CRO、CDMO公司:药明康德、康龙化成、泰格医药、凯莱英。
六、风险提示
核心技术人员流失风险;
竞争加剧风险;
下游创新药行业发展不及预期风险;
地缘政治风险。
本站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