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回答这两个问题,第一个难度不大,第二个难度系数确实有点大。
首先回答第一个问题:中国公办二本高校每年毕业的人数,只需要认真查一下四年前全国普通高校高考招生时二本院校的总招生计划人数,然后在此基础上打一个85折,这数据肯定是八九不离十。
然后回答第二个问题:公办二本高校毕业生从事什么职业其实与高校的办学定位、文理性质、学科专业、学风校风、地域环境等有着很大的关系,确实不能一概而论。但是,我根据周边高校毕业生去向的调查,二本高校毕业生应该是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的人居多,其次是正在考研或读研的一大批人,第三类就是“慢就业”、“不就业”或“找工作”的一些待业族。
最后,希望大学生们在校期间及早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就业观,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在工作中创新,在岗位上创业,大学生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同样可以出彩人生。
谢谢邀请。
首先要明确影响二本毕业生数量的因素很多,比如国家政策、每年报考人数、院校招生计划等诸多因素直接影响到二本毕业生的数量!但是不是就统计不出来了了?也不是!下面就是小编整理的从2013~2018年全国高考人数以及每个阶段二本占比,就可以得出今年二本毕业生大致278万人。仅供参考!
如果还有不清楚的地方随时私信小编,如果这图片给你带来了帮助,请帮忙点赞。关注小编,以后有问题,我力所能及的大家解决疑惑!
下面我们来看看他们主要从事哪些职位?
2017年中国大学生就业
全国目前共有在校大学生人数为2695.8万,应届大学毕业生795万,普通本专科招生748.6万人,全国共有具有大学教育程度人口为1.9593亿人。在校大学生人数:2695.8万人。应届大学毕业生人数:795万。新招收大学生人数:748.6万人。所以2017年全国共有在校大学生人数:2695.8万人,全国共有具有大学教育程度人口为1.9593亿人。
奋斗多少年,这是一个吃饭吃什么,回答随便的问题。
首先,不管你是哪里毕业,如果家里有矿,一毕业,家里安排,马上就能月薪过万。
如果家里没矿,只有自己的背影,那么请你认真择业,一般来说一线城市,月薪过万不难,二线以下城市基本就要跟销售相关的工作,月薪过万也不难。固定工作,月薪过万的,那就需要很长时间了,随着通货膨胀,应该会有那么一天吧。
您的关注是我进步最大的动力,谢谢。
月薪过万其实并不难,难的是以后如何有更大的提升。
其实我身边有很多普通二本院校毕业的同事和朋友,大家普遍都是月薪过万,当然这也是大多数,还有一部分人自然每月只是四五千的固定工资,也有几位选择创业做生意的年薪达到了几十万上百万。那么具体说到这些月薪过万的,我刚仔细回想了一下,从大学毕业算起,基本用三到五年就可以达到,而且我觉得这样的速度在各地来说也都是差不多的速度。
那么话说回来,其实每次大家聊天的时候,已经不再是纠结如何达到月薪过万,反而大家更关心的是以后如何继续提升,比如从月薪一万到月薪两万,就很难了。因为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是,二本院校的毕业生,除非工作能力特别突出或者关系背景特别雄厚,不然的话,在一般国有企业或者事业单位中的干部考察中,光是初始学历就已经不占优势了,只能注定从事一般管理岗位,很难进入更高层次的发展平台。
那么在一些私人企业中,我发现其实机会还是比较多,当然像华为这样的大型私企里面遍地都是“211”和“985”,你一般二本院校毕业的几乎没什么竞争力的,但是在一些中小型私企,本科学历还是比较占优势。比如我有个朋友在一家小企业上班,他们公司大部分员工都是大专或者三本院校的,就他一个是二本毕业,老板的学历也不高,自从他进去以后,老板甚至将他看作是公司未来发展的希望,给他委以重任,当然他自己也比较争气,工作干的风生水起。
所以我还是觉得,月薪过万不难,难的是如何在月薪过万的基础上更上一层楼,有更好的发展。
月薪过万,要看在哪个城市,做什么工作。一线二线城市工作压力大,但相对的工资待遇要好些,但物质水平也高!人情世故,在加上逢年过节的开资,相对于刚工作不久的年轻人是很有压力的!
加班熬夜是生活常态,不努力就会被淘汰,特别是刚参加工作的年轻人!既使奋斗多年后月薪能过万,但适当的理财很有必要的,否则拿再多也不够用!
谢谢悟空邀请。
这个问题的答案很难,但是我给你说一个我师弟的案例,他的时间是三年。
因为题主没有提出是在哪里的月薪过万,我个人就以我所在的长沙为例。我的专业是环境工程,不少人也知道哪怕是985高校的本科生就业也不是很理想。我们课题组的一个师弟,他是湖南城市学院(二本)的本科生,17年研究生毕业后,年薪已达到15万。
这就是我说的努力3年,读研的3年。他在读研的时候,课题组要求是早8点半,晚上9点半的时间点。可是基本上早上7点他就到办公室,晚上10点半以后才离开。真的,硕士三年他发了3篇中科院2区的英文论文,导师想留他读博,但是他想出去看看,工作2年,才有读博的打算。凭借论文、专利、创新项目、国奖各种竞赛,他进入长沙一家很好的研究院,在上次聚会的时候,一年不到已经成为研究院的一个方向10人团队的负责人。
其实,在二本学院本科毕业后,直接工作打拼的话,在大部分城市想要达到月薪过万,难度真的不低,个人感觉在5年内能实现的人不超过50%。我本科985高校同学,不少人本科毕业后,到现在才年薪12-15万,毕竟985、211院校的人太多啦,二本院校学生不付出更多的努力和把握好机会,在长沙这样的城市月薪过万真的不容易。
我的建议其实就是与其带着2本的本科毕业证求职,不如认真备考,读个985或211院校的研究生,虽然少量单位有第一学历的要求,但是大部分岗位没问题的。我们课题组毕业的师弟师妹,第一学历不好的,就业的单位都不差,第一年基本都有8-10万的年薪,月薪过万也就是1-2年的事情呢。相比其他,读书在我看来,是最容易和公平公正的方法之一。
希望对你有帮助:(
说实话,工资这件事跟出身学校有关系,但也没有太大关系。
1,对于911院校的毕业生来说,通过校招进入名企,起点工资会比普通学校大学生高很多,比如说基本岗的工资就达到七点千了。而普通院校出身可能只有三四千。
2,除了出身院校,所学专业也很重要,比如这几年特别火的IT行业,程序猿哥哥一毕业也能达到五六千块钱,而其它行政岗工资也就三四千吧。
3,想达到月薪上万,需要自身有过硬的技能,在这之前还是好好打磨自己的能力吧。
最后,祝你早一天实现梦想!
谢谢邀请!
相信很多人都听过一句话,大学生满大街都是。其实这句话是值得商榷的,截止2018年1月23日,我国人口数量是13.9008亿,而根据国家统计局1998-2017年本科毕业生数据统计和对1978-1997年本科毕业生数量推算,目前我国具有本科毕业生学历的人大概在5000万左右,约占总人口的3.57%。
1998-2017年普通本科毕业人数:万人
从数据来看,目前每年接近400万的普通本科毕业生,与我国的人口总量相比,也足以显示普通本科毕业生的数量依然比重很小,非常宝贵的人才资源。那么很多人为什么会有大学生非常多的错觉呢,个人认为是这些人把本科和专科混为一谈,但是要清楚两者虽然都是大学生,但是含金量不同。
1998-2017年普通专科毕业人数:万人
虽然从图表中可以看到,我国普通本科毕业生从1998年的40万左右增长到2017年的384万左右,本科生的数量前半段时间增长很多且很快,但是伴随着新生人口的减少,未来普通本科毕业生的数量基本上会小幅增加,缓慢增长。
附图:
1996-2016中国出生人口数量
2018年我国高校本科毕业生高达820多万人首创历史新高。
从1978年国家恢复高考制度以后,我国高校本科生每年的毕业人数都在逐步的增加。虽然在这中间有几年出现过波动,但是波动的幅度非常的小其相对于中国人口数量来说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下面我们一起来来一下2010--2018年全国高校本科毕业生人数统计及预测情况
可能有些人当看到这些数据的时候会产生这样的感想:我国本科生每年毕业人数这么多,都是几百万、几百万的,那么我们还真的有必要去读本科吗?大学生太多了片地都是,现在的他们几乎没有任何价值。
如果您也有这样的看法那就是大错特错了。从1978我国恢复高考制度一直到现在本科生数量大概总共有5000万人,这些人目前只占我国总人口的百分之三点几,从这一点上来讲我国本科生的数量并不是很多供不应求。
随着社会的经济的发展与科学技术的进步,现代社会没有学历没有知识你是寸步难行。本科生是我们进入这个社会最初的一个资本与敲门砖。如果没有的话你想一想你能应聘什么样的工作,进厂里上班还是去工地搬砖。所以说本科生数量虽多但是他的价值依然是很多普通人所无法媲美的。
1.3/5百万
2.2022年,全国考研报考人数为457万,比2021年增长80万。实际上,从2001年至2021年,我国研究生招生总人数从16.5万人增加到了120万人,2015-2022年间,7年平均增长15.8%。
3.此外,随着改革开放之后,我国每年博士招收数量开始持续上升。其中,博士生人数从20011年3.2万人增长到了2020年11.6万人。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一直到21世纪初,我国的博士招生规模一直处于高速扩张之中、博士招生数量不断上升。数据显示,除1997年之外,每年的增长率均不低于9%。
2015年毕业生数为497744人,
2016年毕业生数为508927人,
2017年毕业生数为520013人,
2018年毕业生数为604368人,
2019年毕业生数为639666人,
2020年研究生毕业人数达94万。
根据浙江省政府的政策,2021年浙江高校毕业生可以获得一次性临时生活补贴。该补贴旨在帮助毕业生顺利过渡到就业阶段,缓解他们的经济压力。具体补贴金额和发放标准可能会根据不同地区和院校而有所不同。毕业生可以向所在学校或相关部门咨询具体申请流程和要求。
这一政策为毕业生提供了一定的经济支持,有助于他们更好地开始职业生涯。
本科1万元、硕士3万元、博士5万元。
特别说明:
1.申请人只能享受一次应届毕业生生活补贴。
2.在职人员获得全日制普通高校毕业证书或国(境)外高校学历学位的,不纳入应届毕业生生活补贴范畴。
3.毕业时间为2019年6月3日(含)之前的申请人按《杭州市新引进应届高学历毕业生生活补贴发放实施办法》(杭人社发〔2017〕106号)执行。
本站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