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知识大全 正文

元军有多少个万户府,元军有多少个万户府人

1秒前 0条评论

关于元朝有哪些有趣的冷知识

元朝有很多谣言,比如典型的初夜权,摔头胎,十户一把菜刀,这些谣言盛传不衰,现在还有人继续信谣传谣,根本不带脑子。

元军有多少个万户府,元军有多少个万户府人

元军有多少个万户府,元军有多少个万户府人

关于元朝的初夜权谣言大致是这样的:就说元朝入主中原后,开始严格的户口管理,蒙古人会派士兵入驻村子,充当村子的监管,汉人娶了老婆得先让监管睡三天,把初夜权献给蒙古人,因此,汉人还有摔头胎的习惯。

这就是初夜权和摔头胎的谣言,稍微有点自己思维能力的人都能分辨谣言的真伪,但是有些比较懒的就是别人说什么就是什么。

光看看蒙古人和汉人比例也不会信这样的谣言,有些为了黑敌人给自己祖宗头上泼脏水的智商也是让人醉了,相信这样谣言的智商,大概距离再次沦陷异族统治也不远了。

元军有多少个万户府,元军有多少个万户府人

第一,蒙古人根本没有贞操观念。

第二,初夜权在正史毫无记载,特别是大明朝,一点蛛丝马迹都没有,如果有初夜权,元末义军不得当起义的噱头用用啊!难道元末的人不知道,现在网络键盘造谣侠知道?

第三,元朝政府对国家基层掌控力很差,高层官员体制还很混乱,根本不可能到村级,朱元璋的话:帝(朱元璋)曰:“不然,朕欲闻元朝之失,正欲为朕之监戒。如行车者,前车既覆,后车不当循其辙也。朕观元朝之失天下,失在太宽。——《皇明宝训》

就是因为元朝不管事,只收税,所以基层才崩溃,所以才被说政治宽和,河南行中书省范孟端一个汉人小吏带着四五个同伴杀光全省蒙古色目高官,关闭黄河漕运,朝廷都发现不了,哪有人去深入基层执行初夜权?

第四,不想说了,谁爱信就信吧!这世上总是傻子太多造谣者不够用,认真辟谣的还被喷。

就是这样。

我来说一个元朝奇闻吧。

这是至元四年河南省台孟端与人合谋,杀了河南所有的省级大员,并把持了行省政务长达五天之久的奇事。

孟端是河南杞县一个汉族小吏,一直郁郁不得志,有一次喝醉了,在县衙外墙上写了一首诗:

“人皆谓我不办事,天下办事有几人?袖里屠龙斩蛟手,埋没青锋二十春”。

他把无法升官归罪于全省的升官不识货,发誓 “我必杀行省掌权辈!”

元军有多少个万户府,元军有多少个万户府人


(孟端)

经过谋划,他与朋友霍八失等四人约定:

“冬至那天几个人装成京城钦差,晚上到河南行省衙门,然后派人去喊孟端接旨。只要不出意外,大家都可立得富贵!”

冬至那于,几人依计而行。假扮的“钦差”来了行省衙门升堂,唤孟端接旨,宣布封他为 “河南都元帅”,然后,将平章月鲁不花,左丞劫烈、总管撒里、万户完者不花等河南高官一个个进来。

元军有多少个万户府,元军有多少个万户府人


(孟端)

每进来一个,正跪听“圣旨”时,霍八失便挥动大铁骨朵,将这些大官砸死,就埋在衙门后院。

这时的孟端以“都元帅”的身份,收集全省各衙门印信,将最大的官印——平章印带在身上,派兵守城,同时下令封闭黄河,让全省各道来省城集合。

孟端从此成为“全省老大”,居然没有一个当官的怀疑。

甚至孟端还大张旗鼓的回杞县祭祖,着实风光了一把。

回省城后,又把全省各大衙门的“正官”集合起来,用老办法一个个的杀死。

元军有多少个万户府,元军有多少个万户府人


(谋杀)

这种荒唐事过了许久都没人敢问。

有一天,一个叫冯二舍的小官,平常与孟端关系还好,趁阵端酒醉,对孟端说,也让自己见见京城下来传旨的大官,拍拍马屁,也好升个一两级。

孟端喝得迷迷糊糊的,顺口回答:“哪有什么朝廷宣旨的官,都是我派人假冒的!”

冯二舍觉得立功机会到了,他偷偷跑去找到一个副将,对他说:“钦差是假的,你们赶快抓住孟端,必定是大功一件。”

元军有多少个万户府,元军有多少个万户府人


(冯二舍)

副将半信半疑,冯二舍指天发誓,这才让大家相信。 这些武官跟着冯二舍来到行省街门,冯二舍趁孟端酒后鼾睡之际,一刀把他的脑袋砍了下来,然后带着武官们追杀孟端的同党。

霍八失等人见大势不妙,窜入后园中躲避,都被抓住杀掉。

堂堂元朝一个行省,被孟端几个人骗得团团转,看着他杀了那么多省级高官,居然无人敢问, “百官皆俯首听命”,真是历史上最大的奇事。

这说明元朝腐败到何种地步。

参考资料:《新元史. 列传第一百六-脱脱》

歪眼小史工作室出品

作者:冯生

元朝在历史上存在的时间不到百年,却留下深刻的映像,这主要得益于成吉思汗的威名。但当我们说元朝的时候,已经与成吉思汗所建立的蒙古帝国没有太大关系,甚至在忽必烈建立元朝之初,漠北蒙古人尚且不认可元朝的合法性,他们更多的人是支持阿里不哥承袭下来的帝国,忽必烈后来的北伐也直接导致了蒙古帝国的分裂。故而我们所说的元朝,仅仅是由成吉思汗的子孙于中华大地上建立起的新兴大一统国家。

元军有多少个万户府,元军有多少个万户府人


社会形态

如果说元朝的冷知识,那么首先要说的就是他的社会形态。他虽然存世于我国古代封建社会的一个大时期,但他封建的并不彻底,甚至有学者指出元朝就是地地道道的奴隶社会!

封建社会和奴隶社会这两种不同形态社会形式是以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来划分。元朝的特殊性恰巧就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上,封建社会是解放了“会说话的生产力”,元朝则是保留了大量会说话的生产力,也就是我们说的奴隶,这里的奴隶完全不等同于奴婢,奴隶是奴隶主的私人物品,是没有人身自由与劳动报酬的,例如忽必烈的宠臣啊合马拥有七千多“驱口”,也就是七千多奴隶,元朝规定“驱口与物同”,也就是可以自由买卖与赠予,这种买卖还形成了元朝特有的“人市”。

元军有多少个万户府,元军有多少个万户府人


而元朝建立者忽必烈却是从“经略汉地”中成长并崛起的,他重用汉人、学习汉文化,故而元朝在社会形态上也兼容了农耕文明,但这种兼容出现了畸形。当土地私有制遇上贫农,它并非形成一种封建社会下的“租赁”劳作模式,而是演化成一种农奴附庸模式,特别是元朝的包税官制度推行,导致大规模小农破产,沦为元统治阶层的农奴,统治阶层虽可以冠名地主阶级,但农民已经不是封建社会下的农民,他们的性质更像是奴隶。

元军有多少个万户府,元军有多少个万户府人


“今王公大人之家,或占民田近于千倾,不耕不稼,谓之草场,专放孽畜”。——《元史》

其实奴隶的规模并不能决定社会形态,我国封建社会两千余年中,每个朝代几乎都有奴籍的存在,这并不能否定生产关系的封建化。而元朝的生产关系在包税制度下出现变化,这个制度针对的便是汉地,在分封下的豪族地主就成为了包税主,他们利用农奴创造价值,向朝廷缴纳足够的税收,剩余的财富分配全由自己决定,这种生产关系下就失去了价值平衡,作为生产基础的农奴就成为包税主圈养的工具。或者干脆就将农奴转变为游牧时期的奴隶,将农田圈成草场,以畜牧为业,汉地农民与草原上的牧羊人无异。

海禁政策

我们往往会将闭关锁国的映像定格在明清时期,其实在元朝开始,中原王朝便开始了海禁政策。元朝一共进行了四次海禁,但维持的时间皆不长,短则2年,长也不过5年,对比明清两朝的四百年闭关锁国,确实不会令人映像深刻。

“官自具舶给本,选人入番,贸易诸货。其所获之息,以十分为率,官取其七,所易人得其三。”——《元史》

元朝的海禁是具有很高灵活性的,从时间上也能够看出,它是根据需要进行闭关政策,而又达到一种“禁民不禁官、禁内不禁外”的效果,也就是说政府主导的海禁是以政府获利为根本原则,所以出现了禁止民间海外贸易,而官府主导的海外贸易正常进行;与此同时,元朝的海禁是禁止国内人民出海贸易,但未禁止海外商人来华,这也是它与明清不同的地方。

婚姻制度

“今之嫁女者重要钱财,与估卖驱口无异”。——《历代名臣奏议》

蒙古族的婚俗是多妻制,但并非任何人都能娶得起媳妇儿,因为元朝的妻子是需要用钱来买的,这是蒙古族的聘婚制度导致的,此行为在普通人民间演化成了赤裸裸的人口交易,甚至兴起了“婚介服务”,成为牙婆获利的渠道。一些贫困家庭的家长将女儿当作赚钱的工具,出现了订婚骗取财礼的现象,或者一女多许的现象,元政府为了控制这种现象,以法律的形势规定了财礼上限,并对悔婚、骗婚进行严厉打击。

元军有多少个万户府,元军有多少个万户府人


“不改嫁誓状、失节不封赠,奁田需听夫家为主。”——《元典章》

与此同时,“童养媳”在元朝盛兴,贫困家庭将女娃早早定给财力尚可的人家以便获取钉礼,而如元曲《窦娥冤》里所说以童女抵债的现象也已然成风,这是元朝时期女子的灾难。而当女子丧夫之后,女子婆娘两家会争着将此女改嫁,以便获得财礼,毫不顾忌守丧期间的礼节与规矩,因此元朝政府在武宗时期,通过法律手段干预女子改嫁问题。

“其妻既入典雇之家,公然得为夫妇,或为婢妾,往往又有所出。三年五年限满之日,虽日归还本主,或典主贪爱妇之姿色,再舍钱财,或妇人恋慕主之丰足,弃嫌夫主”——《新集.户部四》

在元政府的干预之下,女子的婚嫁价码有所下降,这又形成了一个“市场空白”,即低价买入高价转手,这样的女子就成为一个特殊群体,名为“典雇女”。这个习俗形成其实还要从元政府的官方行为说起,元政府起初针对家庭贫困的罪犯执行死刑后是要集中处理尸体的,当罪犯承担不起这个处理尸体的“烧埋银”时,政府就鼓励该家属典雇罪犯的妻子,给别人做个三五年妻子以获得银子用于抵扣“烧埋银”。入典方一般都是已婚无子,且家境宽裕者,故而典雇女的主要作用是给这些富裕人家延续香火,这个典雇形式同样出现在游牧民族入主中原的清朝。

元军有多少个万户府,元军有多少个万户府人


当妻子沦为商品时,就形成了元朝时期一条特有的产业链,即拐卖妇女!这个产业往往是有官商勾结而至,由官府提供方便,人贩子为官府敛财,这种人口拐卖的市场中,已经不再区分蒙元统治者所区分的四个等级的人口类别,就连蒙古女子也成为拐卖的对象。

元朝是我国古代历史上一个较为特殊的时期,其表现出的特征充满了野蛮与文明的碰撞,我个人觉得在这个碰撞中,还是游牧文化占据了上风,蒙元统治者并没有深耕中原大地,也没有从汉文明中得到持久进步,故而也加快了其走向灭亡的脚步。

参考史料:《元史》、《元典章》、《元典章新集》

文章版权及转载声明

本站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目录[+]

有啥需求?请给我们留言

请填写您的电话号码,我们将回复您电话